时光中的天池煤矿我的奶奶27年前的职工技术比赛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89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14

时光中的天池煤矿

冯再光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1958年,一群来自成都的工人出现在汉旺,并住进了当时已经破败的汉王庙。时值冬天,这群人找了些谷草铺在地上当床,买了些锅碗瓢盆便埋锅做饭,后来,又收集了一大堆木板,用铁钉把木板拼拢,做成简陋的办公桌,开始在上面画图纸、 写文件……后来,庙外挂起了“成都天池煤矿”的牌匾,一座中型煤矿就此落户汉旺。

天池煤矿一号井

煤矿工人在采掘一线工作 资料图

绵竹大天池

成都天池煤矿筹备处的介绍信

筹备建矿

汉旺,原名汉王场,据《绵竹县志》记载:“汉王场,城北三十里,古名。”这里因当地有一座闻名遐迩的汉王庙而得名。

1949年以前,汉王场不通车马,镇上户不满百,人不逾千。人们要进山,更是艰难,只有顺着两山之间河边的崎岖小道往里走,要过绵远河,只有一条索桥,运货只能靠肩挑背扛。

而汉旺场镇,也只有一条从北至南又窄又短的街道。几条小巷小街(如:老庙水巷子、高家水巷子、碳市坝巷子、中横街、下横街、半边街)都是后来陆续开通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为保证火电厂发电,就必须首先解决煤炭的供应。那时,有关部门在川西北龙门山脉中段的绵竹县汉旺、天池一带,发现了丰富的煤炭储量。据初步估计,若在此地建一座煤矿,其年产量可达40万吨。于是,专门突击修建了一条运煤铁路---德天铁路,并决定由成都市筹建天池煤矿。

成都市接到指示后立即在市属有关企业下达动员令,各企业非常重视,立即行动起来,认真挑选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参与建矿。一些年轻人激情澎湃,还写了申请书,要求参加建矿。

各企业领导在欢送建矿者前,专门制定政策,放假一周。此外,单位每天还为建矿者发电影票,于是,即将奔赴汉旺的建矿者走遍了青年宫、大华、和平、胜利等当时成都市内的电影院。

不久,从省水电局、省电力煤炭建井公司、天府煤矿、永川煤矿、南桐煤矿等单位抽调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分期分批到达汉旺,接受分配和任务指令后,立即到达各自的工作岗位。一队翻山越岭到达绵竹小天池,另一队则沿绵远河畔的山边羊肠小道上了何家山……紧接着,重庆狮子滩水电站170名技术骨干也赶往建矿工地,为各工种充实了力量。

探索开采

何家山(今曙光山一号井)、小天池两个井口(原老一号井和老二号井)同时打响了掘井的炮声。这一年8月10日,小天池这两口井召开了掘进50米庆功会,但两口井均因煤源欠佳而不得不封闭。

接着,建矿大军又挥师上了大天池,先后开掘了新二号井和三号井。正是这两口煤井加上何家山的一号井,奠定了天池煤矿的产量基础。为方便大天池与汉旺大本营的联系,一条汉旺至大天池的盘山公路,也开始修建。

绵竹天池,因山顶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天池湖而得名。湖的面积300余亩,其水源是由山上冰雪融化汇集而成。这里草肥水美,林木苍翠,湖的周边还有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

为激励职工促进生产,当时的成都市政府经常组织市内文艺团体前往天池煤矿进行慰问演出。成都市京剧团、成都市川剧团、成都市曲艺团的精彩表演让参与建矿的广大职工及汉旺、天池的居民们享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

令当时来自成都的职工们感觉方便的是,他们虽工作在汉旺,户口也纳入了天池煤矿,但仍然享受的是成都市区待遇。当时的所有票证,如:工资券、搭伙证(相当于粮票)、糖果票、肉票、菜油票、布票等生活供给证券, 均可在成都和煤矿通用。

由于从成都前来建矿的职工众多,他们的亲戚朋友常搭乘火车到汉旺探望。而天池煤矿成都籍职工休假时,基本上也是坐火车回去看望亲戚朋友。那时候,火车经德阳时人不下车,只是在德阳车站换个蒸汽机车头便直达汉旺或成都。所以,大家把这趟车调侃为“成都至汉旺直快列车”。而成都天池煤矿所开采的原煤,也正是通过德天线运往成都。

辗转运输

德天线,顾名思义,是德阳至天池的铁路。但这条铁路至1957年底实际只修到了汉旺站。

1958年9月,汉旺火车站正式建成。汉旺站离德阳站41公里,铁路建成之后,由成都天池煤矿德天铁路管理处代管。

德天铁路最终没有修至天池,原因是汉旺至天池皆为崇山峻岭,地质复杂,当年的技术难以完成此段准轨铁路的建设。为了解决运煤问题,成都天池煤矿在铁路部门的技术指导下,自力更生,建成了高站台至卸军门(四号桥)的小火车道和卸军门至大天池的电动索道。这样,煤炭从大天池通过索道运至卸军门,再从卸军门装上窄轨轻便铁路火车(俗称小火车)运至高站台,又从高站台装上准轨车皮运往成都。

当时小火车是蒸汽机车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该矿自行设计,改为电机车头。天池乡和清平乡的乡民,也因天池煤矿小火车的开通,增多了与外界的联系。他们经常背着背篼,把山里的土特产运到汉旺或绵竹,卖掉后再买些日常生活用品回家。

汉旺高站台至卸军门(四号桥)这段路有十几公里,若徒步走山路,不携带货物也要花近两个小时。而乘小火车,只需要十几分钟。当时的小火车票价是5分钱,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

发展变迁

后来,职工和家属有了宿舍,但居住条件很差。煤矿领导开始考虑如何解决职工们面临的一系列实际问题。

随着企业发展,职工生活一步步得到改善。何家山和大天池按地势布局,修建了大礼堂、球场和一栋栋红砖平房和小楼。而汉旺大本营更是发展迅猛,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将车间、宿舍沿着山坡、堰堤修建,逐渐形成了分布合理,融合自然的美丽矿区。随着“成都天池煤矿”的兴盛,古老而又偏僻的汉旺,也有了工业氛围。

随着绵竹磷肥厂、东方汽轮机厂、绵竹矿山机械厂、四川粮仓机械厂、绵竹造纸厂等一批厂矿相继在汉旺地区建成,绵汉公路、汉清公路相继通车。汉旺,已逐步成为全国知名的工业重镇。

1964年底,成都天池煤矿转入绵阳专区管辖。1972年,绵阳专区天池煤矿又改为“绵阳地区天池煤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当第一代成都籍职工退休后,他们的子女便接了父母的班,成为天池煤矿第二代职工。

1983年,德阳建市,绵阳地区天池煤矿又随之易名为“德阳市天池煤矿”,天池煤矿的成都籍职工,随企业隶属的转变从此与德阳结缘。

数十年的开采,煤源渐渐枯竭,天池煤矿逐渐由青春进入衰老。面对煤源枯竭等问题,该矿通过开拓多种经营增强企业后劲,为德阳的经济发展仍然发挥着一个老企业的作为。

“5·12”汶川地震使汉旺镇受到重创,天池煤矿也不例外。 勤劳勇敢的煤矿工人们擦干血泪,感恩奋进。他们与援建者们风雨同舟,重新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家园, 并仍然在这块土地上抒写着新的诗篇。

关于天池煤矿的往事,和当年为保证能源供给而从各个地方奔赴汉旺及天池的那段艰苦创业的故事,永远是煤矿老职工们摆不完的龙门阵。他们常常相约聚会,将当年的经历讲给后辈,因为,那是他们记忆中最深的纹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