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军在派班室进行出勤前信息核对 西昌机务段供图
在机械间认真检查
在部队时的留影
今年51岁的火车司机李世军,已步入他在铁路领域工作的第27个春秋。自1997年从空军退伍并完成转业后,李世军便一直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西昌机务段西昌运用车间担任货运火车司机一职。
过去的二十余载,他始终坚定不移扎根成昆铁路一线,时刻听从组织的调遣,不辞辛劳,兢兢业业,屡次出色完成重点运输任务,谱写了新时代的“老兵新传”华章。
穿上军装,在血与火的锤炼中成长
1992年,正值青春年华的李世军刚刚踏出学校的大门,怀着沸腾的热血以及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毅然决然地穿上了那身象征着神圣与使命的军装,豪情万丈地投身空军部队。
初入部队的他,内心燃烧着无尽的激情,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在新兵训练期间,他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坚韧与毅力,对自己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每一项训练任务他都不遗余力,力求达到尽善尽美。
训练结束后,李世军被分配至空军地勤技术部门。在此,他又继续全情投入到技术知识那浩瀚无垠的海洋之中,废寝忘食地刻苦钻研,不分昼夜地勤加练习实战本领。在那段时光里,他的心中仅仅存有一个坚如磐石的信念:务必要成为技术领域的尖兵,竭尽全力为守护祖国的辽阔领空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部队地处高原,环境非常艰苦,白日里,酷热难耐的高温肆意侵袭;夜晚时,刺骨严寒的冰冻无情肆虐。再加上高原反应,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艰巨的挑战。然而,李世军和他那些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从未产生过哪怕一丝一毫的退缩之意。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战备岗位,目光炯炯有神,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宛如钢铁长城一般捍卫着祖国的领空安全。
脱下军装,在铁路事业中彰显军人本色
1997年,李世军置身于人生的关键抉择点。是继续留在部队发展,还是转业成为地方警察,抑或是投身成昆铁路当一名火车司机?他陷入深深的思考。
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我国经济建设如火如荼,铁路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成昆铁路,这条途经李世军家乡西昌的交通大动脉,是我国第一条全线一次建成的采用内燃机车牵引的铁路干线,也是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的重要一纵,代表着当时我国铁路修建的最高水平。
随着运量的不断增长和运能的日趋饱和,成昆铁路从1993年3月开始进行电气化改造工程建设。亲眼目睹铁路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李世军深受震撼,他毅然决定成为一名火车司机,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初入铁路行业的李世军,面对复杂的铁路规章和专业知识,感到一片茫然。但在部队磨砺出的坚韧性格让他没有丝毫退缩。“别人能学会的,我一样能学会。”他抱着这样的信念,勤学苦练,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一点一滴地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20多年的时光悄然流逝,李世军逐渐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火车司机。新老成昆线的每一处细节,都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心中。他对自己始终有着极高的要求:一切都要按照客车的标准来干。
往前走,不放过工作中任何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不要因小失大。”作为一名党员和退伍军人,这是李世军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在工作中始终坚守的原则。
日复一日的行车工作中,李世军坚持亲力亲为,哪怕是像机车交接电这样的小事情,他也一定要自己检查确认后才安心交接班。
在一次深夜的连挂作业中,大雨倾盆,视线极差。李世军心生警惕,多年的行车经验告诉他,这种恶劣条件下极易隐藏安全隐患。他立即下车,仔细检查机车与车辆的连结状态。
果不其然,车钩未落锁,钩舌只是恰好卡在了车辆的车钩里。这一发现让李世军惊出一身冷汗,倘若不是他一贯的谨慎和负责,这列车一旦开出,极有可能造成列车分离的严重事故。
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追求,让李世军成功避免了许多可能发生的行车安全事故,保障了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
在年轻乘务员的眼中,李世军师傅是个平时幽默风趣,但工作起来极其严谨的前辈。李世军对待徒弟要求严格,他告诉车队领导:“我收徒弟的原则就是一定会严格要求他,让他从一开始就养成好的操纵习惯,如果他受不了我的高标准,严要求,那我宁可不收这个徒弟。”在他的严格教导下,他的徒弟们大多都在铁路领域的管理岗位或技术岗位上崭露头角。
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27年的光阴转瞬之间便已消逝不见。李世军的两鬓不知不觉增添了诸多白发,岁月的痕迹悄然刻上了他的面庞。然而,他的目光却依旧坚定如初,熠熠生辉。
曾经,他是守护祖国安全的战士,以青春和热血捍卫着国家的尊严与和平;如今,他是铁路上保障列车安全的机车司机,用责任和担当护送着一趟又一趟的列车平安抵达。
“在火车上剩下的4年时光里,我会毫不松懈地站好最后一班岗。”李世军坚定有力地表示,他将以一如既往地严谨和专注,守护每一段旅程;以始终如一的热忱和担当,履行每一项职责,为自己漫长而光辉的职业生涯,画一个圆满且无憾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