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氮肥厂往事渡槽记忆矿山深处的办公楼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962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8-30

渡槽记忆

邬明俊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鄢家岭渡槽

小时候,在暑假期间经常跟父母去看望大姑姑。大姑姑是父亲的大姐,住在鄢家岭回龙乡的一座山脚下。

从大姑姑家门前右斜侧的果树缝隙远望,就能看到一座长长的拱式渡槽,挺立在两个山包包中间,槽身、支撑结构和基础部分都是用石头码砌而成。它是我每次到大姑姑家必去玩耍的地方,也是我向往去大姑姑家的主要原因。

这座渡槽属于有42孔的石拱式渡槽,在不过水的时候,我常常爬上去玩耍。渡槽估计有十几米高,小时候站在中间,虽然只是刚露出头来的样子,但经山风一吹,还是感觉到有一丝害怕。

那时,我还并不知道渡槽有多大的用处,更不知道修建渡槽的历史背景和修建的时候那种壮观的建设场面。长大以后,通过大量阅读书籍,开始对渡槽有了深入一点的了解,明白了那是一代人的记忆。

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水利设施落后,直接影响了农村丘陵地区的发展。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大家开始着手修建人民渠(原来叫作官渠堰,现在有些地方还是沿用这个叫法),引都江堰之水以润泽四川盆地的丘陵山区。

鄢家岭是一个没有傍着大江大河的小镇,独特的丘陵地貌使得山上山下的庄稼都需要大量的水来进行灌溉。自然而然地,它也在都江堰人民渠的润泽区域内。这样,渡槽就应运而生了。遇山凿洞、 遇河架桥,一座座渡槽拔地而起,解决了大家的用水问题。

大姑姑家门前的这座渡槽并不是在人民渠的主渠道上,却高大雄武,让人有些惊讶。2016年,我计划拍摄德阳附近的石拱渡槽,准备最终制作一本摄影画册。为此,我前段时间又回到了大姑姑家门前的这座渡槽。

站在长满野草的山坡上,俯看这座渡槽,虽然周围的环境已经变化了不少,但渡槽依旧雄武,一如小时候看到的模样。走近它,用手触摸着渡槽粗粝的条石表面,铁錾子凿出的凹槽在历经几十年风雨后依然棱角分明。只是有些水泥勾缝的地方已经有不同程度的脱落,若不近距离观察,也是很难发现的。

见我在渡槽下转来转去拍摄照片,居住在附近的一位老大爷好奇地跟我聊了起来。他告诉我,这个渡槽在多年前就已经停止使用。

这是一个有些薄雾的早晨,老大爷一边赶着鸭子一边告诉我,当年这座渡槽是由几个生产队的人共同修建的。那个时候,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全靠人肩扛手抬,当时参加建设的人很多,场面很是壮观。他还告诉我,修建渡槽用的石头是在附近村子山里开采出来的,经过石匠们的打造变成了一块一块大小差不多的条石,然后码砌起来的。当问起渡槽修建了多长时间,老大爷表示他也记不得确切的时间了,泛泛地说可能有一两年。

在支撑渡槽的柱子上镶嵌有一块半米长的石板,雕刻成了一张奖状的样子,上面写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在另一根支撑的柱子上,同样镶嵌着同样大小的石板,也是一张奖状的样式,上面的文字是“鄢家公社一、二、七、八、九、十大队合建,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日”。

小时候,我并不知道这座渡槽的名字,后来拍摄完渡槽的影像资料后,我专门查了一下,在德阳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找到了“凉水井团结渡槽”,其介绍跟大姑姑家附近的这座渡槽非常契合。

目前,这样的渡槽在鄢家岭还有两座,一座叫作友谊渡槽,另外一座叫作工农渡槽,都是20世纪70年代左右修建的石拱式渡槽。这两座渡槽,就是连接山与山、沟与沟之间的桥梁,见证了近代农业、水利发展的起承转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