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考公考编热度居高不下,有人说“大学就业季”正在变成“公考备考季”,甚至有人戏称“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考公大军中,很多人可能只是“随大流”“凑热闹”,并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也没有做好准备,被裹挟其中“当陪考”“打酱油”,又或者陷入考上了想“逃离”、卷不动想“躺平”的漩涡。
考公,是征途不是归途,不该从“出路”变成“困境”。
千军万马走上“独木桥”要面对许多难题,考公应该“回归理性”。一方面,就业困难强化了人们对于“铁饭碗”稳定的认同;另一方面,受“学而优则仕”“升官发财”等传统思想影响,考公“千人竞一岗”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上岸人少,“陪跑”人多,且很多人扎堆卷大城市、好岗位,导致大多数人反复考,甚至“全职备考”“啃老备考”,困在“上岸”的围城里挣扎,既造成了一定社会资源的浪费,也耽误了自己宝贵的时光。
考公,绝非适合所有人的就业最优解,大众所追捧的未必就是人生的坦途。如何择业,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在压力催化下的“考公热”,不应该成为“全民狂欢”,考公只是就业方式的个解,而非唯一解。大众应该在随大流的趋势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答案。
把最合适的人招引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考公应该是“双向奔赴”。不久前,一篇名为《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的小作文引发热议。背后是考生的情非所愿,也是招录单位的选非所用,最终以“退货”收场。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归根结底,一是“地域歧视”“学历歧视”“上岸”“职业自由论”思维泛滥,报考者陷入利己怪圈,少了对“公务员姓公”的思考和谋划;二是各地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抛出“橄榄枝”,“引才”招式多样,盲目乐观地认为招来了就能留得下。
作为需求方的国家机关,“引留育”触角必须前置,在职业宣介、实习、招录、培养等环节衔接贯通,既要引导“上岸者”树立将公务员作为一份普通职业的平常心,更要教育鼓励入行者“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而报考者,更应该研判个人志趣,理智择业、选岗,只有“人岗相适”“双向奔赴”,才能皆大欢喜,公务员这份职业才能成为就业出路。
入编上岸不意味着从此就能“躺赢”,考公应该是“下一个起点”。进来了更应该苦练本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业绩、口碑去追求进步,去实现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而不是在“鸡毛蒜皮”“偷得浮生半日闲”中荒废武功。考上公,只是过了第一道坎,后面还有“星辰大海”需要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