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去,风范长存盛世华光:铜镜中的大唐气象彙柴口古盐道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99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0-18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走进巴蜀画家张采芹

易月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游人如织的成都市宽巷子西段35号,有这样一处僻静院落,在人来人往的街巷间,显得朴素安静。这就是大隐隐于市的“张采芹故居”。著名书法家李树荣所写的“思贤庐”匾额,至今仍高置在院落门前,静静映衬着成都旧时文化的淡墨浓韵。

9月29日,“揽月扶风---张采芹艺术文献展”在成都市美术馆拉开帷幕,通过80余件/组画作、书信、照片等文献资料,以采翁第一人称的视角和四封书信,将往事娓娓道来,引领我们走进这位巴蜀画家的艺术人生。

张采芹(第一排左五)与成都画院同仁合影 成都市美术馆供图

张采芹在课堂教学 成都市美术馆供图

张采芹在画室创作 成都市美术馆供图

“揽月扶风---张采芹艺术文献展”展厅一角 易月摄

从江津少年到画坛大家

1901年,张采芹出生在四川江津县(今重庆江津区)几江镇。家中父母慈爱,弟兄友爱躬孝,虽然日子贫苦了些,却也过得清吉。

自幼喜好丹青的张采芹,因家境贫寒,常常在裱糊铺前观看学习书画。16岁时,他考入江津聚奎中学,因成绩优异,与同校的吴芳吉、邓少琴合称“聚奎诗书画三杰”。

1922年,张采芹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也是当时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座美术学校。在那里,他接受了当时国内最先锋的艺术教学理念,看到了艺术家、老师、学生和仁人志士们的艺术爱国之路。1925年,张采芹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回到四川,开启了自己的另一段丰富人生。

毕业后的张采芹,得到四川美术专科学校的聘请。在该校教授美术课程期间,有感于许多喜欢绘画的女子却不能进入学校深造,他便与友人一道,创办四川女子美术学校,自任教务长,专门接收女学生学习美术,由此开创了提倡男女平等,女子也能进入学校学习的先河。

后来,张采芹又先后受聘于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四川美术专门学校、四川艺术学院、南虹高级艺术职业学校,此外还在成都联中、树德、省师、女师等中等学校教授美术。可以说在当时成都大大小小的学校里几乎都能见到他教学的身影。

授课之余,张采芹仍不断发奋创作,绘制了许多精品画作,并于1927年在成都通俗教育观举办了个人国画展,展出作品中山水、人物、花鸟画皆有,落笔成意,诗情并茂,深得传统文人画的精髓。同时,他还十分重视培养业余美术爱好者,著有《中国画论》《国画浅说》等书籍。

串联成都艺术抗战力量

为了活跃成都的美术生活,繁荣与发展四川美术事业,张采芹积极参加各类美术活动。1933年,张采芹和一批书画家,以“增进文化,保存国粹,研究艺术”为宗旨,发起组织了成都民间美术团体“蓉社”并担任社长,将该团体搞得红红火火,社员们对他都十分佩服。

1941年,“蓉社”“蜀艺社”“成都美协”3个艺术团体合并,组建四川美术协会。张采芹被选为常务理事兼“总务”,负责筹备募捐、选址与会址修建,以及协会日常工作。

20世纪40年代,随着战火的蔓延,成都成为抗战大后方,这里逐渐聚集了大量躲避战乱南迁而来的艺术家。张采芹作为当时“四川美术协会”的常务理事和“总务”,与众多文艺界爱国人士一起高喊“艺术抗战”的口号,毅然加入了这场救国运动。

当时,艺术家们空前团结,美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美术创作带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支撑起了中国人之精神。组织展览、作品义卖、慰问前线、团结各方爱国人士等工作成了张采芹的主要任务。

在民族危难之际,家国存亡才是头等大事。聚兴城银行是彼时省内最早的私营商业银行之一,一直在为抗日事业努力。作为聚兴城银行祠堂街办事处主任的张采芹,将自己位于办事处二楼的办公室改造成了展览室和工作室。此处接待过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等著名画家,大批内迁艺术家也时常汇聚在这里,为战时四川文化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与良友二三事

几乎当时的全国名家,都先后在成都举办过个展或集体联展。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43年,在张采芹等人的精心策划、组织、帮助下,四川美术协会在一年中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高达35次;再加上学术研讨会、文艺会、音乐会、演讲会等,共计达到50多次。

其中不少个人画展更是引起轰动,画家张大千、徐悲鸿、关山月、马万里、吴一峰、岑学恭等都先后在这里一显身手办过画展。

值得一提的是,张大千一人就在成都举行过6次大规模展览,并与张采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世纪40年代,张大千长住成都,他与张采芹都正当壮岁,画艺均已大成,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探讨。一次张大千偶得异鸟“雪鸦”,全身羽毛洁白如雪,便约张采芹等友人前往观赏,并于现场即兴写生。稿成,大千欣然挥毫,在画上添作树干绿叶,并题书云:“甲申三月廿六日,友人从青城携雪鸦见赠,君墨、采芹、孝慈诸公来赏。采芹道兄对影写生,命余补老枝新绿,并为记。”

1982年,两位大画家都已年过八旬,天各一方,思念不已。离居台北的张大千特绘西蜀名花垂丝海棠图一幅,由其女张心瑞带回成都赠与张采芹。两位大师合作创作的《雪鸦图》和张大千赠送给张采芹的《海棠春睡》便是他们友情的见证。

而张采芹与画家徐悲鸿的故事,则要从一幅《奔马图》说起。

1943年,住在重庆的徐悲鸿委托张采芹在成都帮他举办画展。张采芹一口答应,并亲力亲为,鼎力相助。徐悲鸿画展开幕当日,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观众们更是人头攒动。 但当晚展览闭门清点展品时,竟发现缺少了一幅徐悲鸿的代表作《奔马图》。作为画展负责人的张采芹发现后十分焦急, 经过仔细研判,断定作品已被人偷走。

经过多方周旋,张采芹最终以十石米的“天价”将画完璧归赵。徐悲鸿因此对张采芹心怀感激,并主动提出为他画一幅全身素描,这也是后来徐悲鸿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人物素描像之一。这幅画后被刻于成都人民公园艺苑亭内石碑背面,正面为马识途题写的“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美术协会故址”,成为了见证两位艺术大师友谊与艺术交流的文化遗迹。

丹青不老传承不息

改革开放后,中国美术事业发展格局随着社会进步发生了重大变革,四川的美术事业也呈现出一片新气象。四川中国画在保持巴蜀之地特有的地域传统风貌之外,亦接纳、吸收和积累了入川艺术大家们的精艺,并且在国内外新鲜艺术观念和多样表现方式的冲击下,不断探索着创新和突破的道路。

“艺术不是少数人独占的事业,是人类应该共同努力的东西,是平民的,不是贵族的,是一般民众视为米菽、布帛的必需品。”这是张采芹一生坚持教学的意义,也是他眼中艺术之于社会的意义。

张采芹晚年仍积极投身艺术事业,持续为四川文艺的发展发光发热。1980年成都画院成立,作为画院第一批顾问和画师,张采芹积极推进画院各项工作,投入创作、汇集藏品资源、组织国内外艺术交流……在画院三进三出的四合院里,他同朱佩君、周抡园、吴一峰、吕林、黄稚荃等人举办笔会、谈论绘画,大家对艺术投入的赤忱热情点燃了成都画院未来的星星之火。

竹画,是中国画的传统常用题材。步入晚年,丰富的人生阅历让张采芹读懂了竹清高坚挺背后的包容、释然和不弃。此时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传递出竹身上有节度的自由、老干新芽的豪迈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其开创性地用排笔来描绘大竹竿的技法,也是张采芹美誉“张竹子”的由来。

1984年8月,83岁的张采芹在成都走完了他的绘画人生。斯人已去,风范长存。今天,在成都人民公园内仍保留着四川美术协会故址的纪念碑,祠堂街上还有他的画室,上面留有国内众多知名画家艺术创作的痕迹,铭刻着张采芹与爱国画家们的传奇故事。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