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劳动者维权别寄希望于运气创新要有一股子闯劲和韧劲大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在外互助父母协议”让关爱传递婚恋平台实名认证不应有名无实让社会救助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别把购物节弄成算术节考研保分必过不可信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00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0-31

让社会救助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吴迪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据报道,今年以来,多地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拉网排查出大批“人情保”“关系保”情况,清退了不少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等。同时,多地陆续披露了相关典型案例,并采取措施加强监管、整治与追缴工作。

“人情保”通常指通过非正规渠道,利用人际关系或人情关系,使不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人获得救助待遇,“关系保”则指利用职权、地位或特殊关系,为不符合条件的人谋取救助待遇。现实中,“人情保”“关系保”大多出现在诸如低保领取、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领域,比如,有人通过虚报、瞒报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等关键信息,骗取救助资格;有人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将亲友、利益关系人纳入救助范围等。

社会救助本是国家对有关困难人员的兜底性保障制度,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发展的路上不让一人掉队。社会救助是否精准,直接影响制度的运行、政策的效果乃至有关部门的公信力。如果应当被纳入救助范围的人没能被保障,不该被救助的人却通过某些关系实现了“揩油”“搭顺风车”,不仅有失公平,更可能造成相关资金、资源的浪费和制度的跑偏。

“人情保”“关系保”问题在部分地方屡禁不止,一方面是个别公职人员在诸如信息填报、资格审核等环节有职务便利,将手中权力当成了为亲朋好友牟利的工具。比如,有媒体此前的报道显示,某地残联4名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共为21名亲属办理了各类残疾证,这些亲属违规获得补助超10万元。另一方面是有关社会救助的申报、认定等程序透明度不足、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不畅,在有的地方,“关系户吃低保”“拿着低保开豪车”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有公开资料显示,西北某县今年前三季度领取各类社会救助的人员超两万人,而此番清退不符合条件者逾千人。

让社会救助在阳光下运行,是公众的呼声,也很有必要。此次多地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纠正“人情保”“关系保”问题,不仅是对“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坚守和维护,也是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现精准帮扶的题中应有之义。相关整治行动的数据也揭示出此前救助工作存在的一些短板。比如,有的地方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人数及新增低保对象都是成百上千,这是否说明对救助对象的识别、审核等存在较大漏洞?又如,一些地方仅做了事后纠正,但事前事中的错失、责任鲜少提及,这是否意味着相关的问责机制没有得到切实落实?整治行动过后,相关问题是否会死灰复燃?

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应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底色。这双托举困难人群的手,其温度、力度如何,关乎相关群体的生活质量、关乎基层治理的秩序,也关乎公平正义的成色。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补齐短板、补上漏洞,让政策的善意暖意精准惠及困难群体,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是有关方面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相关探索和行动,有的完善了信息复核工作机制,采取多种手段佐证申请人资质信息;有的规范申领公示制度,提升透明度的同时鼓励公众监督举报;有的对经办人员及其近亲属享受相关救助的情形实行备案管理,实行重点监测核查;有的充分运用基层大数据监督平台开展信息比对,及时发出预警,等等。各地不妨互相借鉴,在压实经办人责任、完善监督问责机制等方面有更多作为,共同铲除容易滋生“人情保”“关系保”的土壤。

社会救助制度绝不能成为个别人损公肥私、优亲厚友的“自留地”。让每一项政策、每一笔资金都释放出应有的价值,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不容有失。(据《工人日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