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左)学习制作皮影 实习记者刘满刘佳怡摄
一张幕布、一束灯光,尺把长的小人就是演员;
灯影之间、十指翻飞,杆不离手、曲不离口,演绎无数动人故事,这就是皮影。
中国皮影戏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有着“电影始祖”的美誉。近日,记者走进成都皮影创意体验馆“冰人影戏”,在皮影制作老师的指导下感受了皮影制作的刀笔翩跹与皮影表演的光影生姿。
白娘子、孙悟空、小猪佩奇、海绵宝宝……走进皮影制作教室,记者看到墙面上悬挂着形形色色的皮影人物,传统热门角色与现代卡通形象相互交织,生动可爱。近年来,皮影戏受到电影动画等多种娱乐方式的冲击,观众群体日益萎缩。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吸引年轻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 是皮影戏吐故纳新的一次“破圈”。
记者此次便选择制作一只卡通小兔子。
传统皮影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通常要经过包括选皮、制皮、画稿、镂刻、缀结合成在内的近十道工序、手工雕刻数千刀。选皮要选用上等的牛皮或驴皮,将皮用清水浸泡刮薄,然后阴干待用,可谓“功夫做在前头”。记者体验的第一步就从画稿开始。
“画稿时不能移动皮子,否则可能会错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记者手握针具调整力道,先画外部轮廓,再详细勾画内部线条。记者选择的卡通形象简单有趣,虽是第一次画稿,但并不十分困难。画稿完成后,记者在皮影制作老师的指导下用剪刀沿皮影外边缘进行裁剪,大致轮廓就此形成。
为了使已经有些变硬的牛皮柔软起来,接下来就进入了潮皮阶段。将牛皮放在两块湿棉布中间,厚的牛皮一般潮一个晚上,薄的也要数小时之久。潮皮潮好后就可以开始下刀雕刻了。与刻纸的“从上往下”不同,刻皮需要“从下往上”的“推刀”。
作为初学者,记者掌握不好力道,镂刻过程断断续续,好几次都差点刻错。为了适应牛皮的薄厚,拿捏刀法的变化,记者在老师的指导下时而屈腕、时而悬肘,一边想象着手中刻绘形象的设计初衷与性格特点,一边力求自身行刀的稳健与规矩。
一番努力后,记者的作品虽算不上方圆相宜、虚实有致,但也还原了刻绘形象原有的真实与可爱。
看着已跃然于雕刻板之上的皮影卡通小兔子,记者在皮影制作老师的带领下开始选择上色颜料。牛皮的平整度和稳定性与纸张不同,上色过程中,记者的笔刷在凹凸不平的牛皮上来回摩擦,总有些深浅不一,必须一次次反复在光源下观察调整。
经过了画稿、潮皮、镂刻、上色等步骤,皮影人物的“皮相”已然完成,接下来就需要赋予其“骨相”。
这就到了缀结合成的步骤,记者将细线穿过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的连接点---即“骨眼”,一个完整的皮影人物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11个部件。随后,在脖领处安装支撑皮影人物的主杆,在两手端处制作耍杆,一件完整的皮影人就可以在幕布舞台上活灵活现地“支棱”起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小小的体验馆中,记者还发现了许多现代科技与皮影结合的痕迹,如皮影表演方面的“新媒体+皮影”,通过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将数字动态、全息光影、3D模型、动画动效融入舞台之中,让表演呈现出美轮美奂的效果,让观众360°沉浸式体验皮影艺术之美。此外,机器制作也逐渐加入到皮影制作中来,如3D打印和激光切割技术,缩短了皮影制作的时间,也让这一非遗艺术的受众门槛进一步降低,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戏台搭好,灯点亮,锣鼓声中,记者将自己制作的皮影小兔子请上舞台。白色的幕布后,双手舞动三根杆,运用协调、配合默契,皮影小兔子的跑、立、坐、卧、滚、爬等动作灵活展现在影布上。记者绘声绘色地为小兔子配音,由它向老师表达尊敬与谢意。
眼前光影晃动,耳边乐曲回响,脑海中浮现出传统技艺与时代符号交相辉映的景象,这方寸之间的“光影魔术”诉说着我们共同的记忆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