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1964年,中国吹响三线建设号角,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之下,建设大军打起背包,跋山涉水,奔向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披荆斩棘、拓荒创业,用铁与火缔造出无数光荣与梦想,奉献了青春,光辉了年代。2024年是三线建设决策60周年,即日起,本报开设“三线记忆”栏目,带领读者回顾历史,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火红岁月。
今天的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
建设者向大巴山进发
基地建设前,踏勘人员在大山里徒步选址
技术人员在老乡家院子里画图 均为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供图
60年前,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筑牢国家安全基石、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助力地方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时钟拨回到1964年。当时,全国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农民工建设者,奔赴以甘、陕、川、贵等为代表的“三线”地区,着力布局打造一个“打不烂、打不垮”的航天工业体系。就此,航天工业三线建设拉开序幕。
四川达州曾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三线建设者们勇挑重担,扎根深山,默默奉献。一代代三线建设者把忠诚和信仰镌刻在巴山蜀水间,用信仰之光点燃飞天梦想。
从无到有,在艰难中起步
1966年,“三线”基地工程指挥部相关人员来到达县地区(今达州)为062基地、064基地进行选点、定点、布局。
选点人员跋山涉水,历经艰辛。水壶、草帽、木棍,是当时这些选点人员们的“标配”。饿了,啃口馒头;渴了,喝口泉水;困了,就在草窝里躺一会儿。
选点、设计工作迅速完成。不久后,三线建设掀起了热潮,大批工程技术人员、部队官兵、地方民兵团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航天基地建设“大会战”。
为了抢时间,争进度,三线建设者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肩扛人挑、废寝忘食,齐心协力修建公路、宿舍和厂房,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运输“大会战”、石头“大会战”、设备“大会战”。
老乡家的茅屋、猪圈,临时用木板搭建的“油毛毡”“干打垒”,是许多初期三线建设者的临时宿舍。据当时在达县的三线建设者回忆,他们最怕“巴山夜雨”,以前读诗歌时觉得很浪漫,但现实是根本没法欣赏。只要下雨,通常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
三线建设以“边生产、边建设”为原则。基建阶段,无论是领导、大学生还是工程兵,下班后,都要集体出动扛着工具挖基坑、盖厂房。
在此期间,由于三线建设队伍不断壮大,食物供给一度成为难题。“当时,达县地区地方政府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尽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大家从没饿过肚子。我们一直互帮互助,相互促进,关系非常好。”一位基地负责人回忆称。
三线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机器轰鸣声最终响彻大山。前后历经十年,位于达州的“三线”航天基地基本建成投产。
一切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
初期阶段,基地生产和试验条件同样艰苦。
技术人员们没有退缩,仍旧干劲十足地投入到工作中,有安排试验的人员就去做试验,没有安排试验的人员就抓紧看书学习、钻研业务。
有一次,在基地某车间完成一项生产任务时,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获得某项测量参数,几位技术人员当场急出了眼泪。一位技术人员回忆道:“当时就觉得落下进度,怕拖了后腿,感到很内疚,特别着急。” 拼搏奋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根植在了每一位航天人内心深处。
工人们没有退缩,焊接车间是最具“烤”验的车间之一。特别是在三伏天遇上突击任务时,加上当时降温设备条件有限,电花闪烁间,车间工人们的衣服一直被汗水浸泡着,总是湿漉漉的。衣服由于长期汗浸、火烤,穿一段时间后就直接变脆,一扯就破,为此工人们一年需要换好几套衣服。
还有一次,在突击生产某型号产品时,为了节约时间,一位工人把铺盖卷搬进车间,吃住都在生产线上,接连奋战了好几天。他在自己的入党申请书中深情写下了这样的誓言:“愿为党的事业,愿为航天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哪怕是生命。”
基地曾遭遇过大风“袭击”,厂区公路沿线不少大树被连根拔起,电杆也被折断。大风到来时,职工们没有退缩,顶着大风火速赶往厂区指挥抢险,将设备及时转运至安全区域,确保生产任务不受影响。
舍小家,顾大家。不少外地“三线”职工从千里之外来到深山,面对与家人分别、水土不服等困难,他们没有退缩,来到“三线”就意味着要坚守、要扎根、要奉献。
在“三线”,职工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质量就是航天事业的生命,质量高于一切。”面对生产,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这早已成为“三线”职工的思想与行动自觉。同时,基地也推行“双岗”制、“归零”制等管理模式,目的就是确保航天品质“万无一失”。
随之而来的是基地圆满完成了各项科研生产任务,成为祖国航天工业体系的坚实支撑,为祖国航天事业、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基地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在建设者的不懈奋斗下,基地的生活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还逐步建起了配套的教育、医疗、商业单位,大山里有了人气、换了新颜,这正是奋斗所带来的力量。
这些在“三线”热土上所展现出的信念、意志、激情、力量,也成为了四川航天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迈入转型升级发展新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适应社会经济新形势的变化,基地提出了“三线”调迁计划。历经多年的规划和筹备后,2003年,基地全面完成调迁工作。
2005年,基地更名为“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迈入转型发展新阶段。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赓续“三线”光荣传统,全面提升国家重大装备生产能力、构建产品总体研发能力、拓展宇航产品市场领域、创新民用产业体制机制,始终坚持在创新引领、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大胆实践、阔步前进。
光阴荏苒,60年弹指一挥间。三线建设创造了不朽的工业传奇,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节目这样评价三线建设者:“凭借着忠于祖国、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爱国情怀和艰苦奋斗、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工作作风,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与深厚的热爱。”
他们骄傲,我们自豪。达州曾是四川航天奋斗的热土,也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一直以来,达州地方政府除了交通、基建、能源、后勤保障服务外,还动员大量农民工直接参与工程建设,这是三线建设能够圆满完成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坚强保证。
“三线”基地同样为达州带来了宝贵财富,产生深远影响。从促进提升科技和人才实力、工业实力到改善交通设施、基础设施以及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基地有力地促进了达州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峥嵘岁月的一路浩歌已化为历史深处的壮阔风景,但无数“三线”航天人以赤诚和汗水熔铸的精神财富,如同绵延巍峨的大巴山,将永久屹立于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