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冬被 心动的瞬间北海湿地与鱼说人人皆可成李杜水上精灵  柴门往事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042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12-13

人人皆可成李杜

——读刘崇兴诗词作品有感

卢加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人皆可以为尧舜”,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下》,这句话植根于“性善论”,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而当我读到刘崇兴的第二本诗集, 读到他不同生活状态下的诗句,如“红船破浪势吞鲸,百载高歌赤帜擎”“万里平畴重染色,一张白纸信涂书”我便想到一句话:人人皆可成李杜。

在今天的数字化智能背景下,如何让中华诗意人生的文化之光照耀整个人生, 与这个时代诗意地相守?刘崇兴以诗人的心身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感受、内化、独处,激发 “此时此景” 的灵感, 才能够写出这样的诗词来:“家逢盛事罩祥云, 美酒佳肴馥郁芬”“远道前来访故居,农家小院惠风徐” …… 以诗自愈、愈他,借词自见、见他。

一个诗人的每次创作都是与自我的独酌对茗, 在诗人情感的最深处, 就是诗人的独特潜能。刘崇兴的诗情是他生活的每一方时空绽放的灵性之光,照亮自己与读者。

刘崇兴把写作当作欣赏人生风景的旅行,发现自己、疗愈自己、吟唱自己、品味自己、放飞自己。诗情画意地生活在每一处,热气腾腾地活在每一天。

近年养生兴起,读刘崇兴的诗集似乎悟到了另一个哲理: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一颗诗心。健康的身体是养出来的,食养命,动养身,睡养神,诗养寿。养出生命的诗情画意,将诗意养生融入一点一滴的日常,才能持续为自身提供诗歌的养分与能量,助力自己身体健康,生活充满阳光。

人是时代的产物,人到哪里去,人生意义何求,唱一曲大江东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刘崇兴的诗词,可感知他的诗心与先贤精神相往来。在自己的诗意中,孤独、自信。刘崇兴的人生是孤独的苦旅, 且行且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他的诗词里, 不缺太白故里人的豪情万丈。

刘崇兴一生无求,独爱写诗,大道至简,一生一世,咬定诗情不放松。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诗意栖息。

“野蚕家养数千年, 煮茧缫丝经纬编。染色裁衣缝锦被,遮羞御冷美坤乾。”刘崇兴在创作关于嫘祖的诗时曾对我说过,他创作灵感爆发的状态让他体会到一位大诗人曾写过的感受:“一个想法突然像闪电一样闪过。”“一切都是不由自主地发生的。”

是的,纯粹的诗人是赤子,诗外无物,物我两忘。在日常生活中,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在每一个春天的早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每一个劳动的空隙间,悠然见南山。如此,人人皆可成李杜。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