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端淑与锦江书院骆驼载乐画像砖:驼背上的“音乐秀”矿山文艺展风采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059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1-03

彭端淑与锦江书院

蒋蓝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清中叶以后,四川局势稳定,生产迅速发展,人口数量高速增长,兴教兴川,成为共识。锦江书院、潜溪书院、芙蓉书院、墨池书院、元音书院等二三十所书院相继开办,极大地振兴了蜀地的教育。

丹棱县“三彭”雕像

成都锦江书院遗址 均为资料图

丹棱彭端淑家风馆

碧波荡漾的杨柳河

丹棱大雅堂乡贤馆的彭端淑蜡像

锦江风雨读书灯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四川按察使刘德芳为振兴蜀学,培育人才,在文翁石室遗址之上,成都府学之旁重建讲堂斋舍,取名锦江书院。锦江书院大门楹联石刻“卓尔超罗山第一,豁然见云路三千”等文物至今保留。

锦江书院成为当时四川最有声望的学府,“为通省作育人才之所”。开办时,“驰檄各庠,拔取才隽,延师教授之,其时之负笈来游者盖踵”。锦江书院对师资和学生质量要求很高,“为全川书院之首,规制崇宏,它无与比,名师较多,人才辈出”。

在教学方面,锦江书院仿北宋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之法。将院生划分为三舍,始入书院学生为外舍,以后每月、每年参加课读考试,成绩优秀者逐年升迁,经内舍、下舍而卒业。锦江书院学生名额,最初正课50人,附课50人,外课根据成绩和正附课人员名额盈亏情况而定,约20人,为候补性质正课月给米一斗五升,银一两五钱;附课生减半;外课生不给津贴,属自费性质。

“先经义而后时文,先行谊而后进取”是锦江书院的治学方法。书院聘请了当时的经学大师和著名学者主持教学,先后担任讲席的名家有彭端淑、髙白云、杨彦青、姜尔常、敬华南、张普生、侯度、易简、杨锡麟、李惺、顾汝修等。丹棱人彭端淑、垫江人李惺,均先后在书院执教20年。锦江书院在乾、嘉时期造就了许多人才。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书院诸生中乡试者十余人,著名的“锦江六杰”---绵州李调元、崇庆何希颜、成都张鹤林、内江姜尔常、中江孟鹭洲、汉州张云谷,均以文章名重一时,都是锦江书院廪生。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成都锦江书院与尊经书院合并。光绪二十八年四川总督奏准在锦江书院原址设成都府中学堂,于尊经书院原址设立四川通省大学堂,旋即改名四川省城高等学堂。

苦学六载不下山

彭端淑(公元1699年-1779年),字仪一,号乐斋,眉州丹棱高桥翠笼山(今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桂香阁)人。彭端淑出生于一个富庶之家。其祖父彭万昆征战多年,在明末被封为“怀远将军”。清初为简州(今成都简阳市)判官。彭万昆以军功著称,后授四川都督佥事。都督佥事是正二品,显然彭万昆得到了明显擢升,不料他坚决不就,决意辞职归家,培养子孙,教育后代。彭端淑有8位叔父,多为举人、知县。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彭端淑常受到先辈“崇实黜浮,又宜力学,毋自弃”的教诲,加上天资聪颖,自小展示出颖异的特质。

据说,彭端淑10岁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他与兄端洪、弟肇涤、遵泗、端潋就读于丹棱县翠笼山上的紫云寺,得到父亲彭粦、进士出身的夹江名儒王庭诏的教益。他五六年不曾下过山,足以见得彭端淑苦学的强度。及入县学,再得合江籍进士、蜀中制义匠手董新策点拨,学业立就,潜心于学,力追古人文心诗魂。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彭端淑乡试中举。雍正十一年,与弟弟彭肇洙一道荣登进士榜,端淑被授予吏部主事。四年之后捷报频传,二弟遵泗又中进士。彭家兄弟三人,俱以文章声名远播,时号“三彭”。

乾隆十年,彭端淑擢吏部员外郎,次年升吏部文选司郎中。乾隆十二年充任顺天(今北京市)乡试同考官。彭端淑为人正直,偶然发现一个叫纪昀的人很有文采,他便不拘一格地量才录用,拔取纪昀为解元。纪昀后来成为一代名臣、文学大家,总编纂《四库全书》,成为清代学术界执牛耳者,这就是民间耳熟能详的纪晓岚。这不能不归为彭端淑的伯乐眼光。

断案三千件

乾隆十四年,因为母亲病逝,彭端淑回乡服丧。乾隆十六年服除后,返京仍任文选司郎中。乾隆十九年,彭端淑擢广东肇罗道(今肇庆市一带)署察使(巡察、考核吏治,主管刑法事务),此地为“三江要口,五州之屏藩重地”。由此,开启了彭端淑担任地方官的不凡生涯。

两广总督杨应琚(公元1696年-1766年)十分看重彭端淑的才学,凡是巡边及盘察政务,多委托端淑办理。彭端淑的官箴是“清慎”两字,他恪守清廉、谨慎、勤勉,每次出巡,随从不过一二人,所至州县,严禁地方官员迎送。遇到处置公务,均是亲到公堂,胥吏不离左右。民间或有不便,悉为经画得宜,舆论哗然。

彭端淑发现,当时省中积案至三千余件,知府顺水推舟,让彭端淑审理。所谓积案,都是案情复杂不好判决的案件,所以一拖再拖,否则早就被前任给结案了。彭端淑不恃击断之能,而是逐一调查、请各县衙官员参与审理……不到一个月,如山的积案竟然俱清,而且僚属皆服其明决。总督杨应琚闻之大喜,引之上座,准备向朝廷推荐彭端淑。

彭端淑任职广东肇罗道七年多时间里,秉公办案,为民造福,政声卓著。按理说彭端淑可以继续在官场游走,但一个小小的意外,像一道光照亮了他的灵台,由此改变了他的价值观。

乾隆二十四年,彭端淑监督粤西运大米赈济灾民,归途舟行海隅。他一不小心失足落水,幸得船工奋力营救,脱离了险境。经历这一次历险,彭端淑豁然有悟,叹气道:“人于宦途,不满意辄以咎人。此谁挤之者,今不葬鱼腹,天于我厚矣,复何望焉?”他立即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告老归乡。

锦江栖迟二十年

乾隆二十六年彭端淑毅然返川,居家于成都南郊,建立“白鹤堂”,现属于双流县地界。

据《彭端淑诗文注·附录一·彭端淑年谱》载:“彭端淑任锦江书院山长,拟定书院学规学约,决意振兴蜀学、将家迁至锦江书院附近的一个四合院里,取名曰‘白鹤堂’。其弟彭遵泗常来家叙谈,彭遵泗广为搜集采访,意欲撰写《蜀碧》。”

当年,时任四川学政陈荃聘彭端淑掌教锦江书院。乾隆二十八年,四川提督学政博颜额又力荐彭端淑由主讲晋秩为山长(院长)。锦江书院是康熙四十三年由四川按察使刘德芳在成都原文翁石室遗址上建立的省立最高学府。在彭端淑的学识、声望号召下,蜀地莘莘学子投之于门下。名士李调元、李鼎元等即出其门下。当时锦江书院有在院学生200人左右,比如张翯、钟文韫等,都是川内秀才以上的人员,学员学费、生活费由清政府拨给该院的学田供给。

双流县彭镇是距离成都市区距离最近的明清大镇。彭端淑在任成都府锦江书院期间,常到彭镇杨柳河畔视察,见此处风景秀丽,舟楫繁忙,实在是著诗赋文的好地方,于是就在彭镇定居下来,并从丹棱县把家小接到了彭镇。后来当地人为纪念彭端淑,就把此地称为彭家场。

彭家场杨柳河畔有“第一桥头”美景,为“双流八景”之一。此桥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八年。时任双流知县徐樾看到杨柳河两岸过河不便,于是下令修建了这座11孔大石桥,上刻有12种动物。彭端淑为此写了《第一桥记》,并题写“第一春波”4个大字,“第一春波”自此名扬川西。

彭端淑工诗善文,特点是质实厚重,跨越一代,士林奉为圭臬,尊之为“乐斋先生”。他与绵州李调元、遂宁张问陶被誉为清代“四川三大才子”。彭端淑的清廉本色一直是他毅然奉行的。在锦江书院执教后,他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内心更趋于平静无垢。

在人生的最后20年时光里,彭端淑把心血全部奉献给了成都教育。他一生著述数十万字,诗歌六百多首。结集有《白鹤堂文稿》《雪夜诗谈》《白鹤堂晚年自订诗稿》《白鹤堂时文稿》《粤西杂草》《曹植以下八家诗选》《国朝蜀名家诗钞》等诗文行世。

彭端淑卒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仙逝于白鹤堂,享年81岁。清人张邦伸《锦里新编·彭端淑》指出:“(彭端淑)年八十一卒。”(据《成都传》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