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这个银装素裹、寒风凛冽的冬日里,我们不仅是在迎接季节的更迭,更是在迎接一场关于“安全”的奇妙探险。想象一下,当你手持一盏名为“知识”的明灯,踏上这片既美丽又充满挑战的冬日大地。每一步,都伴随着智慧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每一次呼吸,都满载着对安全的渴望与追求。
今天,就让我们携手启程,踏上这场名为“冬季安全知识科普”的奇幻之旅吧。在这里,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生动的故事与实用的技巧;没有冰冷的数字,只有温暖的心灵与共同的守护。我们将用创意与热情,将安全知识编织成一张张美丽的网,守护你我他,以及我们共同的家园。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 均为资料图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被察觉,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的产物。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世界范围内意外中毒的主要种类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常涉及多器官系统损害,尤其是对大脑、心脏等具有高代谢需求的器官组织,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一、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指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阻碍氧气的运输和利用,造成人体器官和组织缺氧。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200至300倍,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
二、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症状?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根据吸入一氧化碳的量和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按严重程度可以分为:
1.轻度中毒。出现头痛、头昏、耳鸣、眼花、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心悸、胸闷、四肢无力和步态不稳等症状,可能有意识模糊、嗜睡、短暂昏厥等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 但无昏迷。
2.中度中毒。除了有上述轻度中毒症状之外,患者口唇、指甲、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显著,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意识障碍加重,甚至出现浅至中度昏迷。
3.重度中毒。患者进入昏迷状态,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甚至死亡。需要注意的是,经抢救存活者可能会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比如精神意识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三、哪些场景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所有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充分时,都会产生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比如,在封闭或通风不良的室内燃烧煤炉、炭火取暖,燃气热水器安装在通风差的地方且使用时门窗紧闭,或在停驶并开空调的密闭车内停留时间过长等情况,都极易导致一氧化碳积聚,进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生活中,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场景包括以下类型:
1.使用柴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炭等取暖或烹饪,因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这是一氧化碳中毒的最主要原因。近些年流行的围炉煮茶,因通风不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便属于类似情况。
2.使用国家已强制要求停止生产、使用的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在使用时会消耗氧气,当氧气供应不足时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3.发动机、柴油机等机械工作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泄漏到居民生活空间,也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近年已发生多起因居民小区的柴(汽)油机产生的一氧化碳泄漏到居民房间所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四、发现一氧化碳中毒,应该如何处置?
1.发现一氧化碳中毒后,应立即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迅速关闭煤气/燃气灶具、热水器阀门等设备,避免使用打火机等容易产生火星的物品。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病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
3.解开中毒者的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要清除口鼻分泌物,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部导致窒息,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
4.如发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做体外心脏按压。
5.有条件的可尽早吸氧。
6.对于中重度病人,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五、怎样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事件,但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其危害。这也提醒我们,要时刻提高安全意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与安全,一起守护生命安全,温暖而安全地度过冬季。
1.注意通风。使用煤炭火炉、燃气热水器等设备时,不要关闭门窗,保持室内通风。
2.正确安装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不能安装在浴室内;禁止在室内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
3.安装一氧化碳报警仪。家中使用燃气、煤气灶具的,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4.定期检查燃气、煤气管道和燃气设备,防止管道老化导致跑气、漏气。
5.正确使用碳火取暖。使用碳火取暖的,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
6.避免在密闭空间使用燃烧设备。不要在密闭的室内吃炭火锅、点炭火盆、围炉煮茶。
7.不要在密闭空间长时间停留。避免在车库、隧道等密闭或半密闭空间中长时间停留;不要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车内睡觉。
8.加强安全教育。企业要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广大职工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