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车间开在“家门口” 村民端上“薪”饭碗“三全三改”激活发展新引擎马力全开 1193个电力服务网格守护群众幸福年达州:“元九登高”赴盛会凉山: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广元朝天区:春节活动丰富 幸福年味浓郁沐川:春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5亿元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083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2-10

大英县:车间开在“家门口” 村民端上“薪”饭碗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 (陈中楷)“我们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不现实,现在‘家门口’建起了加工车间,我就过来上班,还能挣点零花钱。”近日,50岁的村民朱红春感慨地说。四川欣荣鑫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在遂宁市大英县隆盛镇共建的“家门口”就业车间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11月1日,遂宁市大英县隆盛镇星光劳务专合社社员李扬数着手里的一沓“钞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激动地说:“非常感谢党和政府,我们村经纪人教我注册的‘蜀我会找活’平台,那天我收到短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回复了短信,想不到真就在家门口挣到了钱!”这是他在“家门口”就业车间领取到的第一份工资。当天是隆盛镇星光劳务专合社“家门口”就业车间的首个发薪日,现场喜气洋洋。

“我这次领了1500多元。随着操作熟练度的提高,今后工资还会上涨。”隆盛镇望龙村村民古丽一遍又一遍地数着手里的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工作简单易学,上手很快,而且在这里上班能接送孩子。”在工资发放现场,隆盛镇星光劳务专合社理事长介绍了家门口就业车间建设和运行情况,通报社员工作及报酬情况,社员们仔细核对务工天数、金额后, 签字、领取工资。此次共发放劳务工资1.1929万元,涉及社员12人。

据介绍,2024年8月,遂宁市大英县农民工中心、大英经开区搭建平台,推动社企联动建设“家门口”就业车间,第一批“家门口”就业车间由四川欣荣鑫电子有限公司和大英县蓬莱镇鲲鹏劳务专合社、大英县隆盛镇星光劳务专合社合作共建。据介绍,“家门口”就业车间由乡镇劳务专合社管理,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上工时间灵活,可自由支配时间,需要照顾家庭的剩余劳动力能够闲时上工、失业返乡的农民工作为过渡上工、脱贫户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上工,不仅充分利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收入,还减少了企业用工成本,解决企业招工难等问题。

“家门口”就业车间是大英县在推进县乡村三级劳务体系实体化运作过程中,积极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人民群众生活新期待的基础上,开发的就业增长点,推动用工企业与三级劳务体系协调联动、同向发力,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创建以来,“家门口”就业车间发放劳务工资3.5万元,惠及社员38人次。

据了解,2024年以来,遂宁大英县农民工服务中心统筹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劳务品牌培育、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公共服务等重点工作,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农民工高质量就业。据悉,截至目前,大英县夯实技能培训,开展劳务品牌培训130人次,就业创业率达34%,成功培育“川字号”劳务品牌大英“车能人”。全面推进三级劳务体系建设,2024年建成县级国有劳务公司1家,乡镇劳务专合社9家,培育村(社区)劳务经纪人177人,劳务专合社覆盖率达90%,4.2万农民工、274家用工主体注册使用“蜀我·会找活”数智化平台,帮助实现就业1117人,实现劳务收入2140.34万元。同时,积极搭建“家门口”就业车间,累计发放劳务工资2.28万元,涉及社员20人,有效促进大英县内大龄农民工、脱贫户、较长时间失业者等就业困难群体就近就业。

下一步,大英县将依托县镇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社企合作新模式,加强资源对接和推送,为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牵好线、搭好桥,积极挖掘更多优质就业岗位,积极引导更多群众加入劳务专合社,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农民工持续增收和企业稳定用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