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在2022-2023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中斩获佳绩上好开工“第一课” 把紧安全“第一关”质量检测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筑牢春节期间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安全竞赛 安排部署 筑牢防线 多措并举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08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2-10

上好开工“第一课” 把紧安全“第一关”

周玉竹记者骆寓言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线上培训

上岗前进行安全教育考试 资料图

春节假期结束,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经过长时间停工停产,容易诱发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进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复工复产前,请掌握以下安全生产知识。

一、复工复产面临哪些安全风险隐患?

1.人员

(1)长假结束,职工虽已返岗,但仍可能思想不集中,未完全进入工作状态,心态不稳,造成“节后综合征”。其危险之处在于职工身心疲惫、心情烦躁、精力不集中,很容易出现违章操作,如不及时加以警示引导,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2)假期前后,企业人员变动大,新入职、调换岗位职工如未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如未接受针对性岗前再教育,职工如未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可能造成人为误操作或“三违”行为。

(3)假期余热未褪,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到岗,部分职工还可能出现酒后上岗、酒后驾驶等违规违法行为。

2.机器

(1)放假期间,企业机器设备长时间停止运行,防护设施、机械设备、电线电路等易受风雨、潮湿气候锈蚀或老鼠咬蚀等,容易出现线路断开。

(2)生产设施设备及安全装置长时间停用、长时间未保养,容易出现设备松动等故障或失效情况,影响其安全性能。

以上情形,如不提前进行检查、维修、加固,容易形成事故隐患,酿成安全事故。

3.环境

(1)停工期间,企业储存的化学品可能会因容器密封不当而发生泄漏,造成安全隐患。

(2)库房、狭小空间、密闭罐体等可能因长时间通风不良,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容易发生中毒。

节后复工复产,还可能存在赶进度、抢生产等情况,人员和机器设备出现高负荷运转,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增大。

二、复工复产要做好哪些工作?

1.注意心理和身体同时返岗

(1)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节假日后上岗要早收心,勤用心,快归位,及时调整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

(2)禁止酒后驾驶、酒后上岗,做到喝酒不上岗,切勿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

2.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

(1)积极参加所在单位组织的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如安全操作规程、新的安全法规政策、事故案例分析等培训,并确保培训合格。

(2)积极参加安全技术交底,了解掌握所从事的工作场所或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特点、危险有害因素及防范措施等安全事项。

(3)积极参加应急演练,并认真总结,提出建议。

3.认真参加复工复产安全检查

(1)在复工复产前,立足工作岗位,积极参加对各类装置、起重机械、生产车辆、动力管线、电气设备、手动工具等生产设施、特种设备和安全设施系统的检查、检修、检测和维护保养,进行必要的空运转实验,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2)对急停开关、双手同步按钮、光电保护等安全装置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关键重点部位灵敏可靠,设施设备无异常时方可开工。

(3)针对库房、狭小空间、密闭空间等长期未通风的作业场所,作业前先进行通风,确保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4)针对吊装、动火、临时用电等高危作业及有限空间、检维修等特殊作业,要检查安全审批手续是否完善,安全措施是否制定并落实。

4.拒绝不安全生产

对于存在盲目赶工期、抢进度或生产条件不满足要求的,职工有权拒绝作业。

5.积极建言献策,确保复工复产安全

一旦发现所在单位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或存在未组织开展复工复产安全检查、未开展节后安全培训或有其他违规行为的,职工要及时“吹哨”,第一时间向所在单位提出意见建议,也可以向所在单位的工会组织进行反映。

实现安全复工复产,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位职工的责任。只有企业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职工积极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才能有效消除复工复产带来的风险隐患,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