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磊在亚布力滑雪场风驰电掣般冲过终点线,中国亚冬会参赛史上第100枚金牌诞生,这一高光时刻,犹如一颗闪耀的星辰,照亮了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漫漫征途。从1986年首届札幌亚冬会斩获4金,到如今单日揽获4金实现重大突破,38载的时光沉淀,这“百金”里程碑,不仅是中国冰雪健儿用汗水与拼搏镌刻的荣耀勋章,更是东方大国冰雪运动实现华丽转身的有力见证。
从“冰天雪地”到“金山银山”,冰雪运动价值升维。在长白山深处,曾经的伐木工人,如今已担任滑雪教练;张家口崇礼,曾经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热闹非凡的冬奥小镇,每年接待游客数量屡创新高。在江南水乡,室内滑雪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身着汉服的少女在冰面上翩翩起舞,宛如冰雪精灵。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如今,冰雪运动早已突破竞技体育的狭小范畴,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激活文化传承、重塑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为例,每年吸引游客超500万人次,带动周边冰雪旅游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200亿元,它正重塑着中国北方的经济版图。
从“关外独舞”到“南北和鸣”,冰雪版图发生战略重构。随着广州融创雪世界成为全球第二大室内滑雪场,中国冰雪运动成功打破地理纬度的限制。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已达3.46亿,南方地区参与率增幅高达37%。这一显著变化,不仅是“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丰硕成果,更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包容发展理念。从哈尔滨美轮美奂的冰灯,到深圳别具一格的人造雪场;从新疆阿勒泰古老神秘的毛皮滑雪,到海南三亚热闹欢乐的冰雪嘉年华,冰雪运动正描绘着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动人画卷。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冰雪科技飞速崛起。北京冬奥会上,国产雪车风驰电掣,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绿色环保又高效,引领行业发展。这背后是中国冰雪科技的飞速崛起。更值得关注的是发展模式的创新:体教融合让冰雪运动走进校园,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校园里就能接触到冰雪项目;“轮转冰”策略打通项目人才壁垒,培养出一批全能型冰雪人才;市场化运作激活赛事经济活力,各类冰雪赛事如百花齐放。这种系统性创新重塑了冰雪运动发展生态,使中国从器材进口国转变为标准制定者,从技术追随者蜕变为创新策源地。
站在亚冬会“百金”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国冰雪运动的跨越式发展,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冬奥会奖牌榜的突破与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相互促进,竞技体育的辉煌与全民健身的热潮相互呼应,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体育强国的崛起,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在现代转型中展现出的制度优势与文化自信。这场仍在继续书写的冰雪奇缘,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