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安全部公众号信息,近期,国家安全机关侦破了一起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委托在华调查咨询公司以感情拉拢、金钱收买、合同包装、项目合作等手段,引诱笼络我国核心要害岗位退休人员搜集窃取我国家秘密的案件。原以为退休了,就不会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盯上,但情况显然不是这样,只要有被利用的价值,就有可能被盯上。
事实上,回归现实生活,来自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盯梢”已如半路杀出一门炮,让人防不胜防。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手机随手点开短信里的一条链接,识别社交平台消息框中的一张二维码,或者下载一个别人推荐的手机应用软件。但是,你知道吗?一条陌生链接、一张可疑二维码、一个不知名应用,都极有可能携带着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设计的木马程序,在点开那一刻便入侵了我们的手机。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不择手段搜集我国内部敏感信息,特别是在日常社交过程中,以人情往来为名,行勾连窃密之实,手段隐蔽,具有较强迷惑性,危害我国家安全。这也警示我们,必须警惕上门拜年的“黄鼠狼”。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忧患和祸端往往源于疏忽和细微之处。因此,在维护国家安全时,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注重细节,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危机。维护国家安全,就是要向“时刻警惕”“时刻绷紧”要安全。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安全意识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诸多案例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国家安全与我们并不遥远,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覆盖了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时时处处加强防范,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触碰到国家安全红线,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因为个人的不安全,从而影响到国家安全。
无孔不入的间谍如何防范?以春节假期来说,这个节点是人们社交生活的高峰期,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就会假借“交友”“叙旧”的幌子贴靠拉拢,以搭讪、攀拉等方式,有针对性开展情报刺探、渗透策反,最好的应对办法显然是在日常社交中时刻保持警惕,有效进行辨别。只要时刻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就难有可乘之机。也只有 “时刻警惕”“时刻绷紧”,也才能确保个人不掉入境外间谍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