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雷琰)记者2月20日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为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大蜀道”交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于近日印发。
据悉,交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交通运输部批复我省开展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之一,2023年以来,省政府已先后出台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九寨3个交旅融合专项方案,打造了一批交旅融合精品线路。
《方案》围绕四川境内金牛道、米仓道、阴平道、荔枝道四条古蜀道的路线走向和“蜀道”品牌申遗影响范围,确定了重点研究及实施范围,涵盖广元、巴中、达州全域,以及绵阳、德阳、南充、成都等部分县(市、区),共计7个市37个县(市、区),规划期至2027年。
在建设目标上,《方案》按照“打造文旅廊道、串联古今资源、提升游客体验、传承蜀道文化”的思路,着力构建金牛、米仓、阴平、荔枝四条文旅走廊,打造剑门蜀道、米仓画廊、米仓乡韵、康氧巴山、嘉陵山水五条特色风景道。计划新改建500公里以上普通国省干线、20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提升道路技术标准;对约500公里道路进行旅游化改造,提升“四廊”“五道”的旅游服务功能和价值;同时新改建一批服务区、文旅驿站和观景台,完善指示标志和充电设施,扩大蜀道文化影响力。
《方案》创新提出打造四条通道型线性文化旅游走廊和五条特色风景道,构建“四廊五道”空间格局,为游客带来多样化体验;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打造生态廊道;以提升游客体验为导向,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拓展低空旅游等服务,丰富交通文化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