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黑金”到时代记忆青铜敦:古蜀王族餐桌上的“奢侈品”小镇篮球梦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09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2-21

青铜敦:古蜀王族餐桌上的“奢侈品”

易月整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青铜敦(战国)---四川博物院藏 四川博物院供图


在四川博物院《古代四川---先秦时期》常设展展厅内,一件造型奇特的青铜器时常吸引参观者们驻足欣赏。它形似圆球,不仅拥有三只稳健的“脚”,腰部和头部还长了七只精巧的“耳朵”,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件独特的青铜器究竟是何物?它又承载着怎样的功能与用途?

原来,这件川博馆藏器物名叫青铜敦,出自新都马家木椁墓的腰坑中,共两件,形制如出一辙。

青铜敦整体呈球形,直口设计,通高24厘米,口径19厘米,腹深9厘米。其圆润的腰部被一道细腻的缝隙巧妙分割为盖、身两部分,宛如系上了一条精致的腰带。在“腰带”的上下两侧,精心装饰着四个环耳,既美观又实用。而在器物的底部与顶部,则稳稳地安置着三只精巧又不失威猛的虎形足,为青铜敦平添了几分威严与气势。

在几何学中,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知识:“三点是最为稳定的结构”。包括青铜敦在内的许多青铜器,都采用了三足结构,就是因为它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这充分展示了古蜀先民的造物智慧,早在数千年前他们就已深谙几何学之精髓,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了青铜器的制作之中。

细细端详,我们会发现青铜敦上下两部分竟如此完美地对称,几乎难以分辨哪是盖子,哪是器身,这正是其匠心独运之处。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两部分可以完全分离,各自独立成件,带一件青铜敦出门,便可拥有两件大小完全一致的器物,其便捷性不言而喻。

那么,这件造型奇特的青铜器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青铜敦的主要功用是盛放食物。不同于其它很多青铜食器,青铜敦的盖子揭开后,可以翻过来盛放食物,就像碗一样。头顶三足正好形成三角支撑,使其可以稳稳地放在案几上。而“腰带”上下装饰的环耳,不仅美观大方,更便于持握。此外,青铜敦的上下两部分均可独立使用,集现代电饭锅的实用性与碗的便捷性于一身, 设计精妙, 匠心独运。

青铜敦既是实用的食器,也是庄严的礼器。在古代的祭祀与宴会场合,人们常将黍、稷、稻、粱等五谷杂粮盛放于青铜敦中,以彰显其尊贵与庄重。这一用途在古代文献《仪礼》《礼记》中均有详细记载。

除了作盛饭之器,青铜敦还兼具炊煮与盛放牲肉的多重功能。考古发现,一些墓葬出土的青铜敦腹底留有烟炱痕迹,证明它们曾作为炊煮器具被使用过。而另一些墓葬中出土的青铜敦内,则盛放有兽骨,表明其曾经用作盛放牲肉的容器。

不过,青铜敦这一堪称“奢华饭碗”的器具,并非寻常百姓所能享用。在古代社会,青铜敦不仅具有盛放食物的实用功能,更承载着重要的礼仪和祭祀意义,作为高级贵族的随葬品,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堪称古代王侯贵族才有资格享用的“奢侈品”。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