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瑞)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上曝光了多个知名品牌的卫生巾残次料被翻新“二次销售”,引发消费者对卫生巾质量的担忧。近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市消委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引导消费者科学选购卫生巾,守护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
渠道正规避风险,资质查验有保障。市面上的卫生巾品牌众多,质量和功效参差不齐,消费者应通过商超、连锁药店、品牌旗舰店等正规渠道购买,扫描商品条形码核对生产企业信息,验证店铺经营资质,核验产品保质期和卫生许可证号。建议优先选择纯棉表层、透气底膜材质, 认准包装上GB/T8939、GB15979国家标准。
依托平台“帮您选”,科学决策少踩坑。卫生巾(护垫)产品已被纳入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每年均对该产品质量实施监督抽查,消费者可关注市场监管部门门户网站,及时了解卫生巾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同时,也可借助“消协帮您选”微信小程序,查询各地消协组织卫生巾产品的比较实验结果。充分了解不同品牌、款式卫生巾在吸收性能、透气性、材质舒适度等多方面的表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包装外观严检视,材质成分细考量。卫生巾外包装和独立小包装应包装完好,无破损、漏气现象,好的卫生巾应表面清洁,厚薄均匀,无污物,无破损,产品内无异物,两端封口应牢固,使用过程中不应破裂、位移。未开封卫生巾保质期一般为3年,建议消费者尽快使用。肌肤敏感的消费者应当注意产品的材质,如果出现不适需及时停止使用。在挑选卫生巾时,优先选择成分简单、天然,标注“无香料”“无荧光剂”的产品,降低过敏几率。
购物凭证妥善存,合法权益稳扎根。购买卫生巾时注意索要并保留好发票、收据等购物凭证,如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凭购物凭证与商家协商解决,还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小程序投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