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班前安全讲评
进行消防安全应急救援演练
开展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 均为受访单位供图
长期以来,中铁上海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达万高速铁路一工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工区紧紧围绕“夯实基础,打造亮点,创建标杆”目标,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整治、安全技能竞赛,切实将“安康杯”竞赛活动同项目日常管理和施工生产深度融合,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让“安康”成为项目建设的“根”和“本”
成达万高速铁路一工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致力于抓好职责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在项目建设中大力推动开展“安康杯”竞赛,成立“安康杯”劳动技能竞赛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划分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安康杯”竞赛活动有力有序进行。
同时,抓好群防群控,夯实安全基础。工区健全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网络,大力开展“党员安全示范岗”“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等活动,通过包保责任区,每日在施工一线对工人安全措施不到位的问题进行提醒管控。根据项目施工各阶段安全管控工作重点,不定期下达《群安员隐患排查任务书》,明确隐患排查和防范的重点部位及环节。
此外,在促进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工区严格落实制度管理,开展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每日一检:要求项目安全员对现场作业工点及高风险作业工序进行安全质量隐患排查,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做到每周一检:坚持由安全总监带队对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质量排查;做到每月一检:坚持由指挥长带队对项目工地进行月度综合大检查,确保项目做好勤排查,严整改工作。对落实不到位、整改不彻底的班组和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最大限度保证项目施工安全。对检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五定”原则落实相关问题整改销号,确保整改到位。
让“安康”成为发展进步的“基”和“径”
职工职业技能的精湛程度对促进企业的本质发展大有裨益。成达万高速铁路项目一工区积极鼓励职工“在赛上练”。参加砌筑、绑扎钢筋等各类职业技能比赛,通过比赛提高职工职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其中有累计22名职工参加集团及项目组织的技能赛事,并获得表扬。职工个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比赛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实现了提升,更有多名职工成长为项目中的技术骨干,为项目的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以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党员科技攻关小组和党员创新创效小组---“在干中创”。采用“清单式”管理模式,围绕“技术创新、进度成本、安全质量”等开列创效清单共计26项创效点,增加项目创效空间。工区大力配合项目积极推广使用盖梁施工装配式支架、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环向滑模工艺、锚杆框架梁机械刻槽带盖模板等工艺,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
建立职工活动室、职工书屋、心灵驿站---“在‘家’中享”。与属地共同开展“凝心聚力跟党走,团结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七夕鹊桥会乐至,情定中铁有缘时”青年交友联谊、“凝心聚力筑团队,建功立业成达万”素质拓展、“建功新时代共筑高铁梦”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慰问演出等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职工开展集体生日、参观陈毅故里、趣味运动会、户外烧烤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满足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项目工会大力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一年四季送关怀”活动,为工区职工送上慰问品,充分体现“家”的温度。
让“安康”成为班组员工的“思”和“行”
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关键在于扎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工区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对所有新入职员工和新进场施工人员实现全覆盖培训。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确保每位学员通过考核后才能上岗作业。
工区利用班前讲话、周交班会、月度例会等时间,通过典型事故案例、警示视频和体验式教育等形式,持续对一线作业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和警示教育。为避免作业工人未培训先上岗或培训不及时,工区将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前沿化,把安全培训教育带入工地,主动摸排联系,并到工人住所进行宣传培训。同时,利用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安全教育微课堂、成达万铁路智能安全培训中心等教育载体提升安全培训的效率和效果,在人的因素上做到“生产组织零违章,操作过程零失误”。2024年全年已组织开展典型案例警示194次,开展班前安全讲话678次,开展岗前安全教育培训229次,培训覆盖率100%。
针对“成达万4标”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地质复杂等特点,工区坚持以“练”应“战”,积极与乐至县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队等联合开展专业安全应急演练,内容涉及支架坍塌、火灾、防洪防汛、隧道坍塌等,补强“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应急短板,提升应急“基本功”。2024年全年已累计开展演练18次,其中实战演练8次、桌面演练10次,累计参与职工2000人次。
与此同时,工区还组织开展了“安全1+1”活动,即每天进行一次安全提示,提高班员安全意识;每人负责一名班员安全监控,落实安全互联保制度;通过“导师带徒”一带一,让一名有经验的职工带一名新员工,让一名安全标兵带一名安全意识淡薄的职工。并依托赵孟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总结传授赵孟贺在武广、大西、宝兰等多个项目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构建起“传经验、帮同事、带新人”的模式,不断提升工区全员的安全技能与安全知识,促进安全观念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