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林楠记者骆寓言)3月27日,记者从宜宾市应急管理局获悉,该局紧扣《四川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利用国家煤炭产能置换政策引导部分煤矿关闭退出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要求,对全市长期停工停产、灾害严重的煤矿开展“地毯式”调查,全面分析煤矿待关闭期间的安全风险,推行“一矿一策”安全方案,目前成效突显。
近年来,宜宾市以煤炭产能置换政策为抓手,统筹安全与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和风险防控,明确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切实履行政府及部门、专班及驻矿安监员各方职责,有力推动长期停工停产、灾害严重等落后煤矿有序退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同时,还建立了煤矿与属地政府及部门共管账户,对关闭煤矿资金实施专款专用,保障产能置换交易收益优先用于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确保煤矿企业“限期完成退出、妥善安置职工”等承诺兑现到位。
筠连县是宜宾的产煤大县,在煤炭产能置换工作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汪家沟煤矿的主动转型历程是政策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该矿虽属“少量保留”矿井,但因灾害治理难度大、安全投入高,筠连县以“政策宣讲+补偿激励+产业转型帮扶”组合拳,推动企业主动申请退出。除了主动转型,有的煤矿因安全隐患在政策推动下也进行了关闭,面临资源枯竭、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难题的高县得狼煤业(两河口煤矿)就是其中之一。宜宾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市已有5座存在煤与瓦斯突出风险的矿井完成关闭退出。下一步,该市将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产业转型扶持措施,支持企业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