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动群体”到“工会家人”遂宁市入选全国优化环评改革试点眉山彭山区综治中心:从“多跑腿”到“一站解”巴中平昌县:订单农业让春耕更“有数”国企担当润沃土 乡村振兴展宏图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35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4-14

遂宁市入选全国优化环评改革试点

创新赋能营商环境升级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王小玲 陈中楷)近日,遂宁市正式成为全国优化环评改革试点地区,是四川省入选的两个城市之一。遂宁市聚焦以“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纸制品制造”“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三大行业为重点,通过深化环评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强化智慧监管等系列举措,全力推动产业项目实现“快招引、快建成、快投产”。

“该项目计划建设3条生产线,预计年产80万吨水泥制品,并有望在今年6月建成投产。”在四川合信恒屹建材有限公司的合信建材加工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轰鸣,重型卡车来回穿梭,压路机忙碌地碾压回填区域,场地平整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这次项目能提早开工建设,得益于遂宁开展的优化环评改革试点工作。”四川合信恒屹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许蕾感慨道,“以往,建设项目在环评阶段,从环评文件编制到批准整个过程大约耗时3个月,而现在,企业只需提交申请,即可启动建设,也不用再花钱请第三方编制环评文件,不仅简化了流程,还大幅降低了成本。”作为第一批优化环评试点工作的受益者,许蕾言语间满是感激。

据了解,以往环评审批过程中存在中介机构水平良莠不齐、编制周期冗长等问题。为了打破这一困境,遂宁市在试点行业率先推行企业申请制改革。针对“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纸制品制造”“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等行业项目,取消前置环评审批环节,企业只需确保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就可以先行开工建设,这一举措极大地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此外,遂宁还创新编制了分行业《环境准入指引》,明确资源利用效率、污染防治等具体要求,企业按指引建设、部门依指引核发排污许可,实现“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发证、发证即投产”。

此次环评改革试点不仅大幅提升了行政效能,还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为遂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但在实现“双赢”的同时,遂宁生态环境监管部门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们一方面通过制定试点行业《排污许可执法清单》,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推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监管模式,另一方面我们正在探索依托科技手段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在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邹凯看来,智慧监管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发展“新生态”的核心支柱。

邹凯说,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将强化排污许可作为取消环评的兜底监管手段。明确在办理取消环评申请的同时可填报排污许可证申请表,在项目开工建设前直接申领排污许可证或进行排污登记,并增补载明施工期环境管理要求,确保环境管理从项目起始阶段就得以规范。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遂宁成立了专项工作专班。截至目前,对前期已建成符合试点行业26个项目开展全面评估,量身定制环境准入指引和执法清单,实现企业材料减免率超75%,审批时限压缩了法定时限的83.3%以上。

遂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试点,旨在探索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建设项目选址环境比选的指导作用,加强排污许可和执法监管,从而进一步优化环评分类管理,探索取消部分环境影响较小、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环评,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