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9月7日,成都民众在“四川保路同志会”的领导下,在四川总督衙门请愿。总督赵尔丰下令开枪,打死请愿群众数十人,其中有不少工人。这次血案激起了四川各地民众的暴动和反抗,四川各地工人纷起响应。内江、资州(今资阳)一带的榨糖工人、煤矿工人和运煤船工,自流井、犍为一带的盐业工人,都举行大罢工声援革命。清廷从湖北调兵入川镇压,给武汉革命党人的起义创造了有利时机。四川工人自始至终都积极勇敢地参与到整个保路运动中。虽然辛亥革命成果最后丧失了,但工人群众从中受到极大锻炼,为继续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辛亥革命后,四川军政府成立。为表彰四川工人在保路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尹昌衡都督将前清藩台官署拨给工人筹办四川工会,“为一般工人联络感情,交换知识,提倡工业,发展利权”,并给开办费一千两,常年经费二千两。从此,四川工人开始进入有组织斗争的阶段。
由于四川军阀混战割据,工会活动困难。1920年3月,工人代表叶召南、李涤庸、王海南等共同发起向省署递交了“恢复四川总工会”的呈文,还制定了《四川总工会简章》。其章程说明:四川省总工会“由四川工人组织组合而成……总会暂设成都湖广庙内,分会设各县”“以实行民生主义,增进工人福利为宗旨”“以团结工人,交换技术,实行改造,精良国货,换回利权为目的”。此时的四川省总工会虽已有较完整的组织形式,并成为团结全省各业工人的枢纽,但其活动局限于促进工人团结,改善工人劳动和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