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运动促成四川工运进入新阶段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职工力量职工“小账本”拉动经济“大循环”让国家安全理念深植职工心间南充举办第八届单身职工(人才专场)联谊活动将书香传递到职工身边遂宁市总工会召开“云上数智工会”建设方案研讨会绵阳安州区2025年集体协商工作推进会召开攀枝花东区工会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举办南充仪陇县总工会开展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工作调研泸州合江县总工会举办农特产品推介会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37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4-16

职工“小账本”拉动经济“大循环”

巴中刘素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一张“百万职工游巴蜀”的景区门票,让快递小哥张师傅带着家人走进恩阳科普大视界。据“恩阳工运”消息,巴中市恩阳区总工会向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发放价值20余万元的文旅优惠券,覆盖景区门票、住宿、餐饮等领域,直接带动消费逾500万元。这不仅是全总《关于加大工会经费投入力度助力职工文化旅游消费十项措施》(以下简称《十项措施》)的生动实践,更揭示了职工“小账本”与地方经济“大循环”的深层关联。

职工的消费力,是区域经济最直接的“晴雨表”,过去,基层职工受限于收入水平和工作强度,文旅消费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选项。工会通过定向发放消费券、免费门票等普惠性福利,实质上是为职工“减负松绑”,释放其潜在的消费需求。这种“工会搭台、职工受益、经济增效”的模式,打破了“低福利-低消费-低活力”的循环。

全总《十项措施》的深层价值在于将职工福利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工会通过发放定向文旅消费券,引导职工深度体验本地特色服务,既为职工提供高品质休闲选择,又为中小企业“引流赋能”,这种“以需促供”的良性互动,推动地方文旅产业从“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工会的消费激励措施俨然成为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隐形推手”。

全总《十项措施》的智慧在于深刻把握“权益保障”与“消费信心”的辩证关系。若职工时刻担忧欠薪、工伤无保障、技能停滞,自然不敢放开消费。为此,《十项措施》中特别强调助力职工技能提升、加强职业伤害保障、加大困难帮扶力度等权益保障举措。这种“权益-消费-发展”的闭环逻辑,正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浙江工会推出“疗休养+技能研修”一体化服务,让职工在休闲中提升职业能力;上海工会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互助保障体系,消除其后顾之忧。当职工不再为“明天能否安稳”焦虑,今天的消费活力便自然释放。

能否让《十项措施》从文件真正走进现实,基层工会需把握三个关键。一是精准对接需求,避免“一刀切”,在落实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职工家庭的“短途游”“亲子游”等需求,在门票、住宿、就餐等方面打好“组合拳”,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二是要构建“工会+企业”协同机制,要求合作企业不能因职工使用的是优惠券就降低服务质量,既要保障职工权益,又要防范政策套利。三是要借助“数字化”提升普惠效能。要充分利用好“川工之家”“职工之家”等平台,实时监测核销数据,动态调整资源投放,让工会福利真正“触手可及”。

从职工手持消费券的笑脸,到区域产业发展的加速度,全总《十项措施》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微观样本,各级工会组织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以消费激励为纽带,既托举起职工 “稳稳的幸福”,又激活了地方经济 “一池春水”,为《十项措施》点赞。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