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刘佳怡)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推动全省集体协商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发展,4月15日至17日,由省总工会保障工作部、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共同主办的全省集体协商专职指导员及业务骨干培训班在省总工会重庆北温泉工人疗养院举办。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王超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培训班指出,集体协商不是简单的“讨价还价”,而是通过平等对话凝聚共识、规则共建实现共赢,参训学员要始终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把维护职工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统一起来,把依法合规与灵活创新结合起来,让协商成果真正惠及职工、助力企业、服务大局。要深入一线调研,倾听职工心声,用数据和案例支撑协商议题,让职工感受到“说话有人听、诉求有回应”。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聚焦产改工作、聚焦信息化工具使用,探索平台企业、灵活用工等领域的协商机制创新,通过集体协商帮助一线工人、技术工人提高收入。
培训中,参训学员系统学习了百年工运史、集体协商能级要素与协商流程、协商要点、指导员日常工作内容、人工智能与Deepseek的应用等课程,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省、市、县三级总工会负责集体协商工作的同志和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100人参加培训,通过“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案例研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的双提升。
据悉,截至目前,全省共签订综合集体合同5.47万份,覆盖职工781.95万人,行业(区域)集体合同覆盖职工数达到239.3万,重点企业单独签订集体合同率动态保持在85%以上,先后涌现出了泸州老窖能级协商、成都网约车行业协商、内江集体协商质效评估等一大批典型案例,得到全总的肯定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