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曹鸿英 受访者供图
举起杯子,观察色泽,轻摇嗅闻,细抿品味,写下品评意见……4月18日一早,出差归来的全国劳模、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勾调顾问曹鸿英,回到熟悉的五粮液酒体设计中心,如往常一般,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在白酒勾调的世界里,曹鸿英就这样坚守了43年,用匠心书写五粮液的品质传奇。
勾调,是白酒酿造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之一,犹如一场与上亿微生物的“较量”。五粮液酒厂的3万余口窖池,酿出的酒各窖各异、坛坛有别。曹鸿英的工作,就是将各具特点的原酒勾调成品质均衡的美酒。相当于,在仅占基酒万分之一的调味酒中,寻找香味组合的“黄金比例”。这个过程容不得半点差错,稍有疏忽,就会让勾调后的白酒风格骤变。
为保持最灵敏的感官,曹鸿英自16岁从事五粮液白酒勾调工作起,便定下了“三不规矩”:不涂口红、不用化妆品、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即使是少油少盐的食物,她也要用白开水涮一遍再吃。这些严苛的规定,她坚持到现在。
“刚开始学习品酒时,嘴巴每天都‘泡’在酒里,没多久嘴里就开始脱皮,酒一入口,伤口便钻心般疼痛,眼泪止不住地流。嘴皮脱了又好,好了又脱,直到后来磨出厚厚的硬茧,才渐渐适应。”回忆起曾经,曹鸿英坦言,自己从未想过放弃,为练好本领,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言,只能无数次地尝,让自己习惯。
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白酒勾调的热爱,曹鸿英逐渐适应了这种艰苦的工作,将敏锐的味蕾天赋转化为了专业技能。正是历经长年的刻苦自律,细品两万斤白酒的坚持,曹鸿英单凭味觉便能品味出白酒风味的变化。
“择一事,终一生,坚持追求白酒的极致之美。”这是曹鸿英始终挂在嘴边的话。40余年,曹鸿英参与并成功研发52度五粮液、低度五粮液、珍藏品五粮液等公司核心品牌,特别是近几年主持研发501五粮液、第八代五粮液、经典五粮液系列等,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作为传统白酒勾调技艺第一代传人,曹鸿英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 “酒体设计工作室”“国家级曹鸿英酿酒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曹鸿英‘工匠苗圃’创新工作室”,向年轻专业技术人员传授勾调技艺。在曹鸿英的带领下,团队如今已经近百位成员,其中有23位国家级白酒评酒评委。
作为四川省劳模工匠宣讲团成员之一,曹鸿英带着对工作的热爱,多次走进校园、社区、企业、乡镇等地开展宣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我是宣讲者,同时也是倾听者。”曹鸿英表示,在和大家的交流中,她更深切体会到榜样精神力量巨大,“这样的精神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同时也激励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做,对自己的工作要始终保持一份热爱,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期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杰出的工匠人才,为国家、为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