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宸菱)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如何持续发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地方政府组织编制《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1+6”方案》(以下简称《“1+6”方案》),推动水环境治理提档升级、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三水共治成势见效。4月25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通报会,对《“1+6”方案》进行详细解读。
据悉,《“1+6”方案》中,“1”是指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总体方案,“6”是指涪江、琼江、青衣江、泸沽湖、升钟湖、赤水河水美工程建设6个子方案。其中,细化了战略定位、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等方面。目前,6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已全面启动建设。
《“1+6”方案》指出,力争到2027年,涪江(绵阳段)水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稳步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涪江”全面建成,成为中国西部美丽河湖代表;琼江(四川段)实现全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水质总体达到Ⅱ类标准,建成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示范标杆和美丽河湖示范样板;青衣江支流(天全河)水生态健康水平明显提升,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国家级美丽河湖;泸沽湖(四川段)完成湖滨生态缓冲带建设,水质稳定保持Ⅰ类、入湖河流水质总体稳定达到Ⅱ类,成为高原湖泊保护、生态价值转化、生态美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典范;升钟湖(南部县区域)践行示范“两山”理念,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和引领效应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赤水河(泸州段)流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发展”典范,建设赤水河生态价值实现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