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教育的艺术礼赞与家国情怀的深情演绎灶台边的交接仪式七彩盐湖大地的转场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53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5-09

灶台边的交接仪式

王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女儿对我厨艺的日渐不满,终于在某天爆发成一场“厨房争夺战”,最终以我“退位让贤”告终。

记得那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走进厨房。从地上到台面,从橱柜到冰箱,我仔细挑选着食材,准备给女儿露几手绝活。

多年来,厨房一直是我的“领地”。每当打开水龙头冲洗食材,手起刀落处理鸡鸭鱼肉,或是拍打姜蒜时,那些五彩斑斓的食材总能给我莫名的力量。这时,我的动作总会不自觉地慢下来,眼神也变得格外温柔。

我的厨艺和对家人的关爱,确实赢得了不少夸赞。每当精心烹制出一道道美味,我都会细心摆盘,用手机记录下这些色香俱全的菜肴。为了拍出完美的照片,我会特意暂停正在“咕嘟”冒泡的汤锅;为了让画面更精致,还会用修图软件修饰碗碟上的细微瑕疵。在朋友圈和亲友群里,这些美食照片总能收获一片赞叹,大家纷纷称我为“厨房达人”---尽管他们并未真正品尝过这些菜肴。

而妻子和女儿偶尔的小声抱怨,在我看来不过是吹毛求疵,并未真正放在心上。谁知好景不长,我的厨艺权威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爸爸,今天让我来炒菜吧!”女儿听到厨房里的动静,像只蓄势待发的小兔子,从书房一个箭步冲了过来。

我条件反射般地推辞:“洗菜、切菜、炒菜都得你来哦,确定要试试?”本想用繁琐的准备工作让她知难而退,没想到她斩钉截铁地应道:“没问题!”

只见她利落地挽起袖口,动作娴熟地清洗蔬菜。她一边播放手机上菜品的教程,一边在西红柿上面划了个十字形缺口,煮在小锅里,还不忘对我说:“爸爸,你每次用小刀削西红柿皮,削掉那么厚一层,不浪费吗?而且什么菜都放很重的盐,吃多了不健康。还有,炒第二个菜之前,锅记得刷一下再接着炒!”

我仔细琢磨女儿的话,不得不承认她说得在理。我总习惯多放盐提味,还美其名曰:“够味才下饭”。炒菜不爱刷锅,自以为是在“物尽其用”。没想到这些习以为常的小动作,在女儿眼里都成了不健康的坏习惯。看来我这老一套的烹饪方式,确实该改改了。

看着女儿在厨房里熟练地忙碌, 我默默退到客厅。透过门缝,只见她握着锅铲的小手灵活地翻动着,像在跳一支欢快的舞蹈。这画面让我恍惚想起她小时候---从踮着脚煎鸡蛋、 煮泡面,到后来安静地站在一旁看我炒菜的点点滴滴。

我瘫在沙发里,心里翻江倒海。既为女儿能独当一面感到欣慰,又因“厨房主权”的易主而失落。这些年,给女儿做饭是我最拿手的事,如今连这个机会都要被“夺走”了。想到她即将展翅高飞,能为她做的会越来越少,我几乎要冲进去夺回锅铲, 像往常那样说:“去看书吧,饭好了叫你。”

但最终,我只是攥紧了拳头。孩子总要长大,而这次,我没有理由阻止她。时光如水,有些改变,终究要顺其自然地发生。

“爸爸,快来,帮我刷一下锅!”女儿的求助声传来。我一下站起身,快步冲进厨房,拎起锅就去清洗。只见一个灶台上,两个炉子都用着,难怪女儿忙不过来,毕竟,她还是个新手。随着烹饪的进行,女儿接连发出了好几道指令:“拿料酒,爸爸!”“取一些白糖来!”“爸,这边的火关小一点!”我一一照做,曾经的资深主厨,反倒成了打下手的配角。

终于,一道韭黄肉丝,一道土豆西红柿炒鸡蛋端上了桌。菜品的卖相并不出众,韭黄炒过火了,鸡蛋也有些细碎。女儿一脸期待,舒展开眉头,催促我赶紧尝尝。我夹起一筷子菜放入口中,发现味道还不错,毕竟她是按照教程花心思制作的,像胡椒粉、蚝油、白糖这些平日里我不太常用的调料,她都用上了。女儿笑盈盈地看着我品尝她的手艺。

整顿饭吃得其乐融融,虽然耗时和往常差不多,但洗碗时我的心情却格外轻松。看着水池里沾着油渍的碗碟,突然觉得,这场“厨房政变”或许来得正是时候。

女儿返校那天,行李箱的滚轮声渐渐远去。我时常不自觉地窝在沙发老位置,望着厨房门框发呆。阳光依旧斜斜地打在灶台上,只是少了那个系着围裙的忙碌身影。望得久了,我这才真切地意识到,那个曾经踮着脚够灶台的小丫头,已经长成能独自掌勺的大姑娘了。厨房里飘着的不再是我一个人的油烟味,而是两代人交替的身影。日子就像翻动的锅铲,不知不觉就炒出了新的滋味。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