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员工对井口进行维护检查
5月9日,天微亮,已工作26年、43岁的龚超和已工作34年、50岁的曾军一大早吃过早饭,便开始准备一天的巡检。佩戴整齐劳保服饰后,他们戴上手套、泡排加注剂、分装桶、扳手等工具,坐上工程车前往今天准备巡检的井站。
9:30,工程车抵达罐003-H3井门口。该井是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开州采输气作业区管理,2023年4月24日复产至今已累计生产天然气破2000万立方米,目前日产量超2万立方米,气井可谓是作业区的“金宝贝”,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刚步入罐003-H3井井场, 龚超远远就听见泵没有运转的声音,他快速跑到装置区,凭借日常处理事故时的条件反射,很快锁定问题。原来是自动泡排加注装置未正常工作,经判断是停电后导致系统故障。他与曾军迅速开展现场处理,先将系统重启,使泡排加注系统恢复正常工作后,再对起泡加注泵进行排空,最后观察起泡泵将起泡剂顺利注入井里,通过15分钟的有序处置,确保了气井的正常带液。此时兄弟俩才慢慢地松了一口气。
午饭后,气温已升至近30摄氏度,龚超和曾军没顾着休息,顶着烈日照晒依旧前行。口里哼着小曲的曾军一边欣赏一路上春季的美景,一边赶赴下个巡检地点。
14:30,工程车刚进入罐22井,由于昨日农网突然停电,该站分离器仅有电动排污阀,且该井产水量较大。曾军立即前往分离器观察其液位,发现液位正常。得益于前段时间采取措施加装自动机械式疏水阀,确保了气井在停电的情况下也能正常排污,自动排出分离器中的气田水,且不漏气,防止下游管线输压上升,实现增产增效目的。
“罐22井自去年4月复产以来,通过完善建立‘日跟踪、周通报、月考核’机制,强化责任执行,重点生产井的‘一井一策’措施落实,累产气量已破1000万立方米,日产量目前仍保持在2万立方米。”龚超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日复一日的巡检,重复着同样的操作,他俩没有一句怨言,在巡检路上结伴行走了10余年。巡检路在龚超和曾军的脚下延伸,每日的巡检路都是为了让气井能保持正常生产状态,多一立方天然气流入用户家的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