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全省共立案经济犯罪案件5800余件巴中工会让职工讨薪有门维权有路警惕家庭装修假冒示范合同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值得被尊重组建“解纷联盟” 屏山县法院多元解纷办法多用人单位拒绝在离职证明书上写明离职原因,职工该怎么办?法律服务进工地普法进乡村 法治润民心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5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5-15

成都发布消费提醒

警惕家庭装修假冒示范合同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 (记者黄瑞)5月14日,记者从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成都市出现个别装修公司通过伪造示范合同封面、擅自删改条款等方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成都市消委会与成都市建筑装饰协会(以下简称“成都装协”)联合发布消费提示:签订家装合同时,务必认准官方防伪标识,警惕合同陷阱。

近日,成都市消委会就处理了这样一起典型案例。消费者柯先生与成都某装饰公司签订了家庭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后因发现合同材料明细与约定不符,柯先生到成都市消委会进行投诉。在投诉处理过程中,成都市消委会发现柯先生与被投诉公司签订的合同封面印有“成都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成都市建筑装饰协会编制”字样,但对成都市消委会及成都装协共同编制的示范合同文本进行了大量删改,合同内容存在许多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成都市消委会联合成都装协对该公司进行了约谈,严正指出该公司的违法行为,并要求立即整改。目前该投诉已经调解结案,涉案公司已将整改致歉函送至成都市消委会及成都装协。

针对个别擅自修改示范合同内容、伪造合同封面骗取消费者信任的不良商家,成都市消委会、成都装协郑重警告:擅自修改示范合同内容却仍使用示范合同封面误导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在一定程度上对成都市消委会、成都装协的名誉以及公信力也造成了损害,对于经营者使用自制合同却打着成都市消委会、成都装协名义进行“包装认证”的行为,成都市消委会、成都装协将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同时,成都市消委会、成都装协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假冒示范合同,认准防伪标识。消费者可通过“住宅装饰信息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查询示范合同文本,同时注意查看防伪标识。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