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化全省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充实基层工会工作力量、增强基层工会生机活力的重要作用,近日,省总工会出台了《四川省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我省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有哪些?近年来有哪些创新做法或制度成果?奋战一线的工会社会工作者具体的所思所盼是什么?即日起,本报开设《聚焦四川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我省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以期推动全省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健康有序发展。
达州市总工会2024年度工会社会工作者年度考核暨2025年新录(聘)用人员见面会 达州市总供图
“目前,达州市共有114名工会社会工作者,35岁及以下占比67.54%,大学本科学历的占比59.65%……”说起达州市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达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冉长春如数家珍。
近年来,达州市总工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制度建设为基石,以激励机制为引擎,积极推动全市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健康有序发展。
立体培养 年轻社工练就“硬翅膀”
26岁的刘芸是2022年底通过公开招聘加入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的。
“原以为工会社工工作很简单,深入基层后才发现,职工维权、劳资调解、政策解读每一项都需要真功夫。”如今,这位“新鲜血液”已能独当一面,她的成长密码藏于工会搭建的“立体培养体系”中。
对此,从业不足3年的工会社会工作者李海艳也深有感触。在李海艳看来,自己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得益于工会搭建的专业化成长平台,从专题业务培训到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竞赛,从深入基层实操锻炼到跨区域经验交流,系统化的培养体系让她不仅快速构建起专业知识框架,还拥有了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
“成长背后是工会‘理论打底、实践练兵、开放互鉴’的培养体系在持续‘供氧’,让我这个‘职场小白’真正长出了‘专业翅膀’。”李海艳说。
多措激励 破解人才流失方程式
“近年来,工会社会工作者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逐渐呈现。同时,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也存在人员流失较大、队伍不稳定和工作激情不足等问题。”冉长春介绍说。
为让工会社会工作者更有奔头、有劲头,达州市总工会从薪酬体系、培训机制、晋升渠道、考核管理等方面,实施了精细化的人才管理策略,打出队伍建设“组合拳”。
在薪酬体系方面,建立与岗位价值、工作绩效相挂钩的动态增长机制,提升岗位吸引力;鼓励优秀工会社会工作者兼职兼薪,适当给予工作补贴,提升其福利待遇。
在培训机制方面,推出“理论+实践”双轨培养模式。一方面围绕“德、 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工会社会工作者实行年度考核和劳动合同期满考核;另一方面联合各级工会开展业务培训,建立双向交流、轮岗轮训制度,推荐基层工会社会工作者到市、县级工会跟班学习,助力其掌握工会法规及业务。
在晋升渠道方面,开展工会社会工作者专业职级评定工作,鼓励工会工作者考取与工会工作相关的资格证;优秀工会社会工作者可纳入达州市工会工作优秀人才库,还有机会被推荐到非公企业任专职工会主席或副主席等职务。
制度保障 打造工会基层治理生力军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今年5月初,省总工会出台《四川省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为工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制度支撑。
“《办法》明确了招聘录用、主要职责、工资福利、培训培养、考核奖惩以及解聘的具体规则,为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基层工会提供了可操作的‘施工图’。”达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达州市总工会将按照《办法》有关要求,细化本地实施细则,为工会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充分激发他们的干事热情,进而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从“引才”到“育才”,从“用才”到“留才”,达州市总工会正以系统思维构建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生态圈。
近年来,该市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流失率逐年降低,职工满意度逐步提升。
正如李海艳所言:“在这里,每一份努力都有成长的回响,每一次付出都能看到职工的笑脸,这就是工会社会工作者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