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召开劳动能力鉴定办法出台用实干书写工会担当 以奋斗绘就时代华章用蚕丝织出万里长空减压游戏 放飞情绪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66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5-24

用实干书写工会担当 以奋斗绘就时代华章

——绵阳工会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

吴健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绵阳市举行2025年全国、省劳模事迹报告会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初心如磐。在绵阳这座充满活力与温度的城市,工运事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书写着工人阶级的奋斗华章。绵阳工会以百年积淀为根脉,以创新发展为动能,用同心与职工同行、以实干与时代共进的姿态,团结带领全市职工共同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绵阳图景。

峥嵘岁月:从“三线建设”到中国科技城

1950年10月,川西北总工会绵阳专区办事处成立,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区性的工人革命组织诞生。从此,绵阳工人运动以“三线建设”和经济发展为主旋律,汇入西部大开发洪流。200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绵阳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全市工会干部职工积极投身科技城建设主战场。

2021年6月,绵阳市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现场,来自长虹模塑公司的数控车工胥敏低头疾书,笔记本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匠人才培育”等关键词被反复圈注。这位将产品交货合格率从99%提升至100%的“四川工匠”坦言:“从‘工’到‘匠’的成长路上,离不开工会组织的帮助和支持。”他的故事,正是新时代绵阳工会引领产业工人建功立业的生动缩影。

2020年以来,绵阳工会以精准眼光选树典型,让榜样力量直抵人心。

全市推荐获评全国劳模8名、省劳模79名,评选表彰市劳动模范149名。从扎根一线的产业工人到科技创新领域的先锋,从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到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各级工会以劳模评选、工匠培育为抓手,举办绵阳劳模工匠宣讲活动超1300余场,让劳模工匠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让奋斗精神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底色。

匠心筑梦:从车间工匠到创新先锋

在绵阳工会的舞台上,无数劳动者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匠心铸就辉煌。

聚焦全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年均吸纳3000余家单位、40万人次职工参与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成为职工成长的“练兵场”。从重点项目劳动竞赛到邮政快递行业职业技能专项比拼,从首届全国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的圆满承办到技术革新活动的蓬勃开展,绵阳工会搭建起多层次的建功平台,让广大职工在拼经济、搞建设中展现主力军风采。

在长虹的生产车间内,一间以全国劳动模范张祥辉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大家攻克了多项技术难点,让一大批年轻的技能人才迅速成长,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累计培训一线技术工人7000余人次,累计培育技师及高级技师130余名,推动5家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张祥辉表示:“以我的名字命名,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而是我必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建筑工人王伟通过不懈奋斗与精湛技艺的磨砺,从青涩书生成长为技术骨干,他指着胸前的“四川省劳动模范”绶带说:“工会给了我们从‘工’到‘匠’的阶梯,让一线工人也能站上创新舞台。”

外卖配送员曾斌累计服务超2万小时,行驶里程1.2万公里,零差评、零延迟的纪录背后,是工会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暖心服务。

“工会建立职工驿站、组织免费健康体检、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慰问活动、免费理发、赠送职工互助保险……”细数过去五年绵阳市总工会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各项暖心举措,游仙区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网约车司机何师傅感触颇深。

绵阳卷烟厂维修班长张宝设计出“快速拆装车”,将作业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20分钟,其成果斩获国际质量管理金奖,个人荣获天府工匠、四川省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他感慨:“从‘工’到‘匠’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工会的托举。”

创新赋能:从精准服务到工会数智化

面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挑战,绵阳工会推出系列暖心举措:依托“职工普惠”开展专属服务,惠及新就业形态会员10万人次;建成家政服务行业工会等新就业群体工会组织691个,吸纳会员11.8万人;在游仙区东原社区打造全市首个“党建引领、工会主抓、多方联动、共建共享”的网约车司机之家,提供从业资格证办理、平台注册、车证年审等服务超1万人次。

从免费体检到互助保障,从普法宣讲到“四季送”活动,工会用实际行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一片天。

“以往工会服务直达百万职工困难重重,如今数智化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绵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道出工会自我革新的决心。

搭建工会数智化创新工作平台,以“多端同源”“一网通享”架构实现精准服务。建成并上线四川工会数字化平台绵阳频道,频道注册会员达到71.5万人,总访问量突破千万人次,线上开展工会活动131场,参与68万人次,工会服务职工实现一键直达。

未来蓝图:奋楫争先再启新程

站在新的起点,绵阳工会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重心,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勇立潮头、再立新功。

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健全绵州工匠培育机制,加快全市工匠学院体系建设,推动非公企业产改提质扩面。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实需要,促进技术工人总量扩大、结构优化、能力提升、活力增强。

围绕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重大战略,针对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开展产业工人培育工作,推动健全职业发展体系,巩固深化产改“千企行动”成果,加强班组建设,实施企业深化产改助推计划和“求学圆梦行动”,积极宣传、动员、引导职工树立正确择业观,不断壮大产业工人队伍。

百年工运,初心如磐。从赤胆忠心铸就“国防科工重镇”,到传承弘扬“三线精神”;从推动劳动竞赛火热开展,到实现维权服务全市覆盖,绵阳工会始终以劳动精神为笔、以工匠智慧为墨,引领着百万职工奋战在改革发展最前沿,持续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让“中国科技城”在劳动的荣光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