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清风解炎光寻访流沙河故居四季溪吟一碗米皮里的乡愁华山天下险煤的独白(外一首)新时代的我们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98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04

一碗米皮里的乡愁

童谨袤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在琳琅满目的美食中,有一类特别的食物以其独特风味深受人们喜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吃。它们通常采用当地特色食材,充满浓郁的地方风味。小吃不受场合限制,既可作为休闲零食,也能代替正餐。在众多小吃中,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一道地道的汉中特色---大米米皮。

作为土生土长的汉中人,大米米皮早已融入我的日常生活。这道家乡美食制作起来并不复杂,无需繁琐的工序,却总能带来最纯正的滋味。

地道的汉中米皮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先要挑选颗粒饱满的大米,在清水中静静浸泡8个小时,待米粒吸足水分变得绵软。泡好的米要细细研磨成雪白的米浆,这时若悄悄拌入一撮淀粉,蒸出来的米皮便会格外柔滑透亮。蒸制时最见功夫,需待蒸锅水汽氤氲时,手腕轻抖将米浆均匀地泼在蒸布上。这看似随意的动作实则暗藏玄机,米浆厚了显笨重,薄了欠筋道,蒸布稍有不平便会留下皱褶,全凭师傅多年的手感拿捏。

夏天的到来使得大米米皮成为人们的最爱。吃一口筋道滑嫩的米皮,仿佛就能品尝到夏日的清凉。然而,我却更钟爱秋冬时节的米皮滋味。这个时候,母亲会用刀在米皮上划出几道细痕,然后用筷子夹起来放进碗里,再配以各种调味料。热气腾腾的米皮吃起来温软滑嫩,配上同样热气腾腾的菜豆腐汤,那一刻的温暖,让整个冬天都变得柔软起来。

二十载光阴流转,却始终冲不淡我对那碗米皮的思念。每当想起那劲道滑嫩的口感,舌尖便会泛起记忆中的乡愁。

前些日子归乡,刚走出车站,我便循着记忆直奔巷口的米皮铺子。“来碗热米皮!”声音里是按捺不住的急切。

老板抬眼打量着我笑道:“瞧你这馋样,怕是有年头没吃上这口了吧?”这话正戳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热腾腾的米皮下肚,又续上一碗滚烫的菜豆腐,明明胃已撑得发胀,却总觉得还能再吃几碗---原来游子对故乡的眷恋,永远比胃容量来得深沉。

在老家的那一个星期里,我像个寻宝的旅人,走街串巷尝遍了县城里大大小小的米皮摊子。每一筷子米皮入口,都像打开了一本泛黄的相册,那些藏在味蕾里的旧时光便鲜活起来。说来也怪,在成都这些年尝过不少“汉中米皮”,却总差那么一味。原来最地道的乡愁,永远只能在故乡的烟火气里才能尝到。

那日偶然在网购平台看到“汉中米皮”四个字,手指已经先于大脑做出了反应。收到真空包装的米皮时,拆封的手竟有些微微发抖。滚水浇下去的瞬间,白雾升腾间恍惚看见了老家灶台的模样。当豆芽的脆嫩撞上黄瓜丝的清爽,再淋上那包魂牵梦萦的调料时,熟悉的香气猛然窜进鼻腔---这一刻,乡愁终于有了具体的形状,在唇齿间化作温热的慰藉。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