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骆寓言)为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可靠的灾害预警信息,切实提高山洪泥石流灾害防范和应急避险能力,在四川省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揭榜挂帅项目支持下,7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牵头研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微信小程序”(以下简称“小程序”)正式面向公众上线,为公众及相关人员提供实时预警信息。
该系统对全省的山洪泥石流沟进行了全覆盖实时监测,并全面接入了自然资源、气象、水文、水利等各部门基础数据和新建监测设施的实时监测数据,利用高精度降水预报模型,对山洪泥石流沟域实现了“过去1小时+未来2小时”动态短临预报,极大提升了预报预警的精准度。特别是对即将到来的“七下八上”关键期防范山洪泥石流灾害能够发挥重要的预警预报作用。
该小程序特点突出,方便易用。经轻量化处理,用户无需注册,微信搜索“灾害预报系统”即可一键访问,随时获取预警和灾情信息。在覆盖范围上,小程序实现了全域覆盖。研发团队按流域特征将四川划分为14000多个小流域,覆盖全省所有山洪泥石流沟,预警生成综合考量各小流域降雨、地质等多因素,给出合理预警阈值。功能方面,小程序可滚动生成未来24小时、12小时、2小时及临灾预警列表和风险图,并通过短信、微信、广播等多种方式传达给基层减灾人员。它集成了气象、自然资源、水利等多部门降水数据,提升山区降雨监测精准性,借助成都超算中心和高效算法,实现山洪泥石流演进高效推演。此外,巡查人员或村民发现险情可一键发送给责任人,降雨后能通过汛期上传模块上传图片和信息。
迭代升级后的山洪泥石流精细化预警系统小程序已于今年5月开始在四川省绵阳市投入试运行,对该市676条山洪泥石流沟进行全覆盖监测,经过多轮降雨检验,运行总体稳定、效果良好,已通过小程序滚动发出预报预警2034次,成功预警平武鸡头垭沟、北川黑水村等多起山洪泥石流灾害,有效验证了其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