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季又来啦!红彤彤、甜滋滋的荔枝,谁能不爱呢?但好吃的荔枝可不能无节制地吃哦,不然可能会惹上“荔枝病”呢!
“‘荔枝病’可不是闹着玩的,它是一种因食用荔枝不当引发的急性低血糖症。”成都某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蹇贻介绍说,这主要是因为荔枝里有果糖和两种特殊成分---次甘氨酸A(Hypoglycin A)和α-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MCPG)会干扰人体正常的血糖调节机制,导致血糖急剧下降,空腹吃多了荔枝,这些成分就会“捣乱”,让血糖一下子降得很低,人就会出现头晕、出汗、心慌,甚至昏迷这些症状,真的挺吓人的。
“荔枝病”的症状根据病情轻重有所不同。轻度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心慌、口渴、饥饿等症状;严重者则可能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甚至休克死亡。这些症状通常在食用大量荔枝后的数小时内出现,且多在清晨发病。
蹇贻表示,“荔枝病”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多见,尤其是4至11岁的儿童。由于儿童的肝糖原储备不足,且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完善,灭活胰岛素的能力不足,更容易在空腹食用大量荔枝后发生低血糖。此外,营养不良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老年人也属于高风险人群。
所以,吃荔枝一定要悠着点,别空腹吃,也别一次性吃太多,成年人一天别超300克(大约十来颗),儿童则应控制在5至10颗。切忌空腹食用荔枝,最好在餐后半小时左右食用。要是不小心吃多了,出现不舒服,赶紧吃点糖或者碳水,严重的话得马上就医。另外,未成熟的荔枝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次甘氨酸A和MCPG,这些成分会抑制糖异生过程,干扰正常血糖调节机制,从而增加患“荔枝病”的风险。因此,在选购荔枝时,应挑选果肉透明、甜度高的成熟荔枝。
蹇贻提醒大家,若食用大量荔枝后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未见其他严重情况时,可先吃少量碳水化合物,如糖果、饼干等,升高血糖,然后观察约15分钟,根据症状缓解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再次吃少量碳水化合物。若患者出现了抽搐、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状,则不要擅自喂任何食物或水,以免发生窒息,同时立刻拨打急救电话送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