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员正在查看肉鸡健康情况
7月15日,在位于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消河村的广安生态肉鸡养殖共富示范基地,10栋现代化养殖棚整齐排列,悠扬的音乐在鸡舍内飘荡。今年上半年,该基地成绩单亮眼,共出栏肉鸡14万余只,产值近1500万元,效益超20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务工约1500人次。
“我们养的鸡,是听着音乐长大的。”基地业主周亮亮笑着介绍。
作为广安区东西部协作重点产业帮扶项目,广安生态肉鸡养殖共富示范基地总投资790万元,全部来源于东西部协作资金,占地52.88亩,建有10栋总面积约14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棚。
步入棚内,凉风习习,水帘空调正在高速运转。舒缓旋律中,鸡群悠闲踱步。“音乐能有效降低鸡群应激反应,减少打架啄毛现象,让鸡长得更健壮,还能刺激鸡群采食,相比传统养殖,肉鸡普遍增重半斤左右。”周亮亮道出了其中的科学门道。
与音乐同步运转的是一套精准高效的自动化系统---智能调控饲料配比、定时消毒净化环境、恒温饮水全程保障。“温控、饮水、喂料全自动化,不仅提升了肉鸡品质,也缩短了出栏周期。”周亮亮说,鸡栏内铺设了由稻壳等材料配制的天然发酵床,经发酵的粪便产物直供有机化肥厂,不仅成为优质生物化肥原料,还进一步提高了经营效益。
为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提高养殖专业化水平,该基地引进湖州市南浔区“温氏鸡养殖模式”,与温氏集团深度合作,采用“公司+业主+农户”模式,引入红瑶、黑瑶、天鹭黑鸡、黄鸡等畅销品种,由温氏集团统一提供鸡苗、饲料和药物,同时保障市场需求,有效降低了养殖户的市场风险。
广安生态肉鸡养殖共富示范基地年出栏肉鸡3批,2024年共上市高品质肉鸡27万只,实现毛利润400余万元,产业增效势头强劲。
真金白银的收益正源源不断注入乡村。花桥镇镇长唐建算了一笔账:“基地年租金30万元,扣除土地成本3.17万元后,剩余部分按项目村35%、其余村13%的比例直接分配至各村账户。”
该基地更成为村民家门口的“致富车间”,吸纳本村及周边100余名村民灵活就业,年提供务工机会3000余人次,带动人均年增收超1000元。62岁的村民彭润华满意地说:“活儿不重,上个月挣了2000多元,还不耽误家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