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四川多地持续高温,热浪袭人。为切实保障户外劳动者和一线职工的健康安全,全省各级工会系统积极行动,深入建筑工地、环卫站点、交通岗亭、企业车间等地,开展“夏送清凉”慰问活动,为奋战在高温下的劳动者送去防暑降温物资和暖心关怀,用“清凉”行动撑起劳动保护“遮阳伞”,助力全省安全生产、平安度夏。
从“物资关怀”到“身心并重”
7月16日,四川省交通管理学校6号楼内,100名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代表接过防暑降温礼包后,没有急着离场,而是排队等候进入604、506两间“一对一心理咨询室”。当天,由省交通运输厅、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心理健康讲座暨送清凉慰问活动”在此举行,标志着四川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怀从“物资关怀”升级为“身心并重”。
“跑川藏线十年,第一次和心理专家面对面。”42岁的货车司机李强拎着礼包,里面冰袖、电解质饮料、清凉油等7类物资一应俱全,但他更期待接下来的心理咨询,“半年内目睹两起事故,夜里总惊醒,今天就想问问专家有没有办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翁涛的讲座《驾驭心情一路有爱》随即开讲。台下,司机们举手提问:“被乘客差评后如何调节情绪?”“长期久坐引发的腰背疼痛与焦虑有关吗?”讲座结束,12名司机分两批进入咨询室,每人12分钟的“迷你诊疗”排至傍晚。
“过去我们送水送药,现在送心理服务。”省交通运输工会主席陈超超介绍,四川已建成32个货车司机“暖心之家”,累计服务44万人次;年内还将新增18个网约车司机“暖心之家”,9月底前在成都、绵阳等11市投运,形成“15分钟服务圈”。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贤翠在致辞中透露,四川正推进“车货无忧”保险高速公路服务区全覆盖,并试点货车司机工伤保险个人参保,“让司机权益保障从临时救助转向制度兜底”。
值得关注的是,当天公布的《2025年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职工安全生产大比武》结果显示,交通运营类一等奖获得者昌维(蜀道铁路运营集团泸州港站站区)所在单位,恰是此次“送清凉”活动表彰的23个优秀组织之一。省交通运输厅表示,今年大比武首次将“心理健康评估”纳入评分体系,占比15%,“安全生产不仅是技术比拼,更是对劳动者身心状态的系统关怀”。
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委主任张开峰指出,我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共建共享、社会组织参与,形成“三元共治”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为全国2亿灵活就业者权益保障提供了基层实验样本”。
活动散场时,网约车司机王师傅在门口签领慰问品后,又折返询问工作人员:“下次咨询什么时候?”这份追问,或许正是四川高温关怀答卷里最真实的注脚---从“送清凉”到“护心安”,一张更柔软、更精准的安全生产保障网正在巴蜀大地铺开。
雅安:全面启动“送清凉”行动
7月13日,四川省发布高温蓝色预警后,雅安市工会系统全面启动“送清凉”行动,市本级及各县(区)工会同步开展走访慰问、健康义诊、物资发放等系列行动,为高温下坚守岗位的户外劳动者送去“工会温度”。
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工会计划投入资金168万元,覆盖257家单位、2.3万余名职工,以“清凉礼包+健康防护+权益保障”的多维举措,筑牢防暑安全网。
“6月初,我们就启动了物资采购和防暑预警工作。”雅安市总工会党组成员、机关党总支书记黄毅介绍,今年“送清凉”活动将高温预警提示函发送机制纳入常态化管理,已向全市各用人单位发布13份防暑降温工作提示函,督促用人单位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防暑降温措施到位。
在汉源县快递驿站,汉源县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准备了软糯香甜的绿豆汤和清甜多汁的冰镇西瓜,为高温下坚守的户外劳动者送去清凉。其间,驿站内还有工会律师团现场驻点,围绕劳动权益、高温作业安全保障等内容开展法律宣传,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专业解答劳动者在工作中遇到的权益问题,让劳动者维权有方向、安全有保障。
同一时间,芦山县总工会在雅安惠民村镇银行户外劳动者驿站开展“情系新业态夏日送清凉+爱心义诊”活动,为40余名外卖配送员送上防暑降温物资与关怀,用“清凉”传递工会“娘家人”的温暖。雨城区东城街道羌江南路工会驿站内,医护人员为户外工作者开展健康义诊、用药指导、健康咨询等服务,现场配备的急救箱、解暑药品吸引了不少户外劳动者驻足。
雅安全市295个工会驿站同步升级服务,名山区蒙阳街道驿站增设法律宣传专区,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权益咨询;经开区加油站站点连续三天发放解暑绿豆汤;石棉县9个“棉城爱心小屋”日均送出冰棍100余支……此外,工会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进工地”,为在建重点项目工人提供血压监测、中暑急救培训等服务。
自贡:凝“新”聚力 “驿”路相伴
连日来,自贡各街道工会组织开展“凝‘新’聚力‘驿’路相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心服务行动。
丹桂街道工会工作人员与家政服务员、保安员、网络直播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诉求与心声。随后,工作人员为劳动者们送上精心准备的关爱慰问物品。拿到慰问品的家政熊大姐开心地说:“这些东西太实用了,工会组织一直惦记着我们,让我们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了!”
红旗街道工会联合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们累计发放慰问物资140份,包含藿香正气水、遮阳帽、便携风扇等物品的“清凉礼包”。
板仓街道工会联合会为辖区48名辛勤奔波的快递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去防暑降温物资与贴心问候。同时,持续深化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服务保障工作,已为70名职工办理“四川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互助保障计划”,为15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发放关爱礼包,组织30名新就业职工参与观影活动。
大安区总工会依托凉高山街道唐家岩邻心站、龙井街道、马冲口街道文峰山社区、和平街道永田社区4个工会驿站,特邀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范骏疆开展“驿站暖人心,心理护安康”主题心理健康讲座,为130名环卫工人、快递员、货车司机等群体送上专属心理关怀。此外,还进一步开展了“驿站筑安全,守护劳动者”主题安全教育活动,为2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户外劳动者群体送上实用的安全“大礼包”,切实筑牢劳动者出行安全防线。
乐山:夏日“送清凉” 驿站暖人心
日前,沙湾区总工会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在铜心驿站开展“送清凉”活动,慰问战高温、斗酷暑的80余名网约送餐员,送上50件矿泉水、80盒藿香正气液等清凉物资,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工会组织的关心关爱,进一步提升广大外卖送餐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另外,沙湾区总工会整合各方各级资源资金,进一步丰富铜心驿站的服务项目和内容,广大外卖送餐员、其他户外劳动者和周边职工群众,在“职工之家”APP上扫码可以领取一瓶冰冻矿泉水,电视、沙发、饮水机、免费WiFi、多功能充电器、急救药品和微波炉、冰箱等设施设备,让他们可以在此读书、看报、下棋、听歌、观影,有力有效提升了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中铁科研院:守护文保一线工作者
7月11日,中铁科研院文保公司安全副总带队赴眉山中岩寺文物保护项目开展“夏送清凉”员工慰问活动,为坚守一线的文物保护工作者送去凉茶、西瓜等降温饮食和夏日清凉用品等。
中岩寺摩崖造像及题刻危岩体加固项目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现场包含唤鱼池、千佛长廊、仙人腿、情侣石等特色文化景观。常驻项目现场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慰问组一行还实地察看了各工点施工进展,详细询问了现场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实际需求,叮嘱项目负责人要合理安排员工的作息时间,落实防暑降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