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兴县总供图
“邓叔叔,晚上夜班执勤你害怕吗?”“杨叔叔,冬天扫地手会冻红吗?”7月21日,在雅安市宝兴县灵关镇中心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认真地向台上的劳动者代表问道。面对提问,劳动者们一一回应,话语里藏着的职业坚守与热爱,悄悄在孩子们心里种下“尊重每一份劳动”的种子。
当天,由宝兴县总工会精心组织的职业启蒙课堂在此开展,3名来自保安、环卫、快递行业的劳动者,以“职业分享者”的身份,为42名小学生带来了一堂充满生活温度的职业教育课。
这场由工会搭建的“分享桥梁”,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职业世界的真实模样,也让各种形态劳动者在被看见、被尊重中收获职业认同,实现了少年儿童与劳动者的双向温暖、共同成长。
课堂上,三位劳动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比喻,讲述了各种形态劳动者职业的特点。保安邓师傅以“安全小助手”作比喻,回忆检查设施、铺防滑垫等日常,展现守护校园安全的职责;环卫工人杨叔叔用“擦干净街道”类比,分享清扫柳絮落叶的经历,传递维护城市整洁的意义;快递员钟师傅拿“记班级座位”打比方,讲述按地址送件、雨天护包裹的故事,呈现精准配送的要求。他们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这些职业虽平凡,却不可或缺,都在默默付出、传递温暖。
当孩子们为他们系上红领巾,大声说出“你们辛苦了”几个字时,这三位常年奔波在户外的劳动者,脸上露出了腼腆又欣慰的笑容。
“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工人是城市运转的‘生力军’,他们的职业故事本身就是最鲜活的教育素材。”宝兴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组织此次活动,既是工会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少年儿童成长的具体行动,也是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升其职业荣誉感的暖心实践---通过工会搭建的平台,让劳动者从“日常参与者”变为“职业讲述者”,在分享中收获社会认同;让孩子们从“职业旁观者”变为“价值感知者”,在倾听中理解劳动的意义。
以职业分享为桥,宝兴县总工会串联起劳动者与少年儿童的双向奔赴:孩子们在真实故事里看见职业的价值,劳动者在被尊重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这场双向温暖的职业启蒙课,不仅让劳动教育有了具象的载体,更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种子,在彼此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