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
滚滚江水,奔腾欢歌!五彩缤纷的集装箱、穿梭来往的装卸工人,川流不息的货运卡车、汽笛长鸣的中欧班列,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活力与希望。这里是位于泸州的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
2017年4月1日,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正式挂牌运行,是四川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规划面积19.99平方公里。挂牌以来,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累计形成530余项创新成果,9项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36项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实现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双管齐下。
在这片欣欣向荣的热土上奋进着一群新时代工会人,他们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贡献着工会力量。
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总工会成立于2020年12月,自成立以来,片区各级工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在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工会的精心指导下,在发挥产业工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等方面亮点纷呈、成效明显。
着力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和政治地位

劳模宣讲
近年来,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总工会将工会各项工作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深入推进产改,多措并举,行之有效。
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多元化改革。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总工会鼓励并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合作共建实训中心,合盛硅业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订单班培养,2021年以来,有160余名学生顺利毕业并进入企业工作;恒力(泸州)产业园、百姓康和、龙芯微等企业与市场化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常态化开展员工培训10000余人次,帮助园区企业先后兑现各类培训补贴260余万元。
促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衔接互通。鼓励广大企业职工参加学历提升,强化专业技能。目前,园区企业中参加学历提升的产业工人逾千人。2023年,根据“求学圆梦行动”等专项资金申报,补助参加学历提升的一线职工40人次。
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近年来,共引进、自主评定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才、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带动集聚技能人才2000余人。引导、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奖励高技能人才和优秀技工。2021年以来,华景光电、中海沥青等企业对优秀技术人员奖励共计100余万元,其中,合盛硅业902车间能源项目团队获得奖励达20万元。
不断完善劳动技能竞赛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针对有行业特色的岗位如沥青生产、有机硅制造职工开展理论考试、实操竞技;面向啤酒生产销售职工开展酒类品鉴品评培训和技巧讲解;面向环卫园艺工人开展园艺专业知识培训和业务比拼等各类技能竞赛。
完善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保障机制。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帮助企业兑现稳岗就业补贴100余万元、农民工返岗补贴近40万元;建立完善工资平等协商等机制,健全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园区工人年平均工资近三年平均增长超6%以上。
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多次集中评比表彰优秀基层工会组织、优秀工会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开展“最美职工”学习宣传活动。近年来,先后有2名职工被推选为省工会十五大代表,1人获评省五一劳动奖章,5人当选市工会八大代表,4名技术工人获评“酒城英才”,获市级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近30项(次)。近年来,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总工会获市重点项目技能竞赛组织奖,先后有6名职工获技术能手称号;中海沥青公司参加“四川省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1项、个人二等奖3项;华储物流获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
着力打造职工家园开启职工“幸福+”

“送清凉”
据了解,园区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主要集中在货车司机,另有少数环卫工人、绿化工人、保安员、保洁员、仓储管理员等,类型相对单一,共计1300余人。且大多数货车司机是外地人,流动性大且不固定。因此,发展货车司机入会存在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自2023年起,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总工会力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攻坚行动计划”,把货车司机建会入会列入重点工作。区总工会邀请司机们参加工会活动,感受“娘家人”的温暖;开展流动服务,到司机食堂、货车停车区等区域宣传讲解工会政策;在泸州港、泸州中海粮油开展“货车司机集中入会服务活动”,为新会员发放慰问礼包。
“去年,我们深入园区企业开展货车司机集中入会服务活动3次,发展货车司机会员167人,另外,在环卫工人、绿化工人等群体中发展会员252人,通过攻坚行动新发展会员共计1200余人。”据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总工会副主席张宇介绍,截至2024年,园区建成投用全国内河港口唯一的“暖心之家”---泸州国际集装箱码头船员“暖心之家”阵地,建成投用货运物流行业职工阵地2个,为停驻的货车司机提供休息、补给、车辆维修、道路救援等便利服务;建设户外劳动者驿站5个,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便利服务。
“‘工益学堂’丰富了我们八小时外的精神文化生活,提振了精神面貌与工作热情。”5月底,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总工会2025春季“工益学堂”完美收官,49名职工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提升个人素质。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园区职工生活品质,深化普惠培训工作,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区总工会推出丰富实用的“工益学堂”,开设的旅游英语、爵士舞、阅读与鉴赏等课程深受职工欢迎。春季“工益学堂”刚结束,就有不少职工在咨询秋季报名事宜,“我们正在考虑新增普拉提、动感单车、自由搏击等课程,希望满足更多职工的需求。”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着力情系职工冷暖真情服务职工

“会”聚良缘·酿造幸福
近年来,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总工会每季度举办“自贸职工大讲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劳模工匠进园区”行动,邀请市总工会劳模工匠宣讲团,为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120余名职工讲述匠心筑梦的奋斗故事;开展女职工花艺、茶艺培训及烘焙、厨艺比拼等活动;举办“‘会’聚良缘·酿造幸福---刚好遇见你”单身青年职工联谊活动;举办职工运动会,引导职工锻炼身体的同时提升团队意识;关心关爱长期在特殊行业和岗位上工作的一线职工,生产一线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
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力度。开展全面摸排工作,对困难职工建档立卡,帮助其申报专项补助,定期入户走访,深入了解其身体状态、家庭和工作情况等,其中3名困难女职工列入上级工会帮扶对象。近年来,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总工会在劳动保护和各类慰问方面落实金额达30余万元。
突出职工维权服务。建立人社、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强化职工知情权、营造民主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指导园区重点产改企业签订集体合同,覆盖职工4000余人,其中女职工近2000人。督促企业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园区企业社保覆盖率达100%。加强工伤预防、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常态化开展送温暖、送清凉等活动,园区各级工会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张宇说,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总工会将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牢牢把握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要求,锻长板、补短板,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将工会工作推向深入,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发展新篇章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