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应急救援总队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早一步”守护“零伤亡”攀枝花市总工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进企业活动线路大修  改革创新能力提升宣传科普强化意识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2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04

“早一步”守护“零伤亡”

——四川7起避险案例背后的基层防灾密码

记者 骆寓言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道路被泥石流掩埋

地质灾害现场 均为资料图

避险转移崩塌落石

入汛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旱涝急转”极端天气,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7月29日,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四川7起成功避险案例,涉及巴中、甘孜、资阳三地,覆盖暴雨、山洪、泥石流、塌方等多种灾害类型。值得注意的是,7起案例中无一人伤亡,其共同特征指向一个关键词---“提前量”:预警提前、巡查提前、转移提前,甚至群众自救意识的觉醒也抢在了灾难发生之前。

预警“叫应”机制:从“发得出”到“叫得醒”

“7月8日凌晨1时,沙溪镇紫薇花园后山传来异响,居民熊永德第一时间叫醒社区干部,22人全部撤离后3小时,山体轰然滑坡。”通江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透露,“叫应”机制的核心在于打破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壁垒---将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预警信息,通过微信群、电话、铜锣、手摇报警器等“土洋结合”的方式,直达村组干部和监测员,确保“叫醒”每一个人。

在甘孜州丹巴县巴底镇,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何建华巡查时发现沟道泥沙含量异常后,镇里通过“喊醒叫应”机制,仅用1小时便组织439名群众转移。而在此前,甘孜州已将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村级监测员,并抽查履职情况,形成“预警-核查-反馈”闭环。应急管理部专家指出,四川将“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流程,使预警从“技术语言”变成“群众行动”。

群众“第一响应人”:从“被转移”到“会自救”

“灾害发生前,群众的眼睛和耳朵比任何仪器都灵敏。”在资阳市乐至县永兴村,灾害隐患点附近的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唐光军在雨后巡查时发现泥土掉落,及时阻止2户村民返家,避免了50吨巨石砸毁房屋的惨剧。四川将“信息员”“监测员”嵌入最基层单元,本质上是把防灾减灾的主动权交给了群众。

更值得关注的是,群众自救意识的觉醒。巴中市南江县团结乡井田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弋小兵排查时发现屋后斜坡开裂后,主动组织村民转移;甘孜州色达县亚龙乡珠日寺巡查人员白知亚巡查时察觉墙体裂缝,协助转移12名僧人和典籍文物等重要物品,实现了人员与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从‘要我撤’到‘我要撤’,折射出基层防灾文化的深层变革。”省应急厅有关负责人指出,四川通过“村村有预案、户户明白卡”的普及,让防灾成为群众的“本能反应”。

技术赋能+制度固化:破解“小概率大灾难”难题

在甘孜州泸定县兴隆镇,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尹忠才、孙贤荣巡查时发现,银厂沟、寨子沟水流明显上涨、泥沙含量剧增,意识到是泥石流发生的前兆,但支撑他们果断上报的,是“隐患点一张图、转移路线一张表、安置点一个坐标”的制度化预案。记者了解到,按照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省自然资源厅已对全省登记在册的1780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了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专职监测员全覆盖。同时,四川已将全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动态数据库,实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数字化管理。

应急管理部通报中特别提到,“四川探索的‘三查’‘三避让’机制,为山区应对突发地质灾害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例如,巴中市巴州区回风街道在崩塌发生前,干部按预案规划的转移路线分头行动,21名群众从发现险情到完成撤离仅用时30分钟;甘孜州色达县提前标注珠日寺为高风险区,使物资转移在房屋倒塌前1小时完成。

从“个案”到“范式”:四川防灾的下一步

“这7起案例不是运气,而是系统工程的必然结果。”省应急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场镇、学校、景区等人口密集区实施“网格化”治理,并探索“隐患点销号”动态调整机制。

在前不久召开的四川省第四届防灾减灾专家圆桌会上就有专家建议,未来需进一步厘清“政府兜底”与“群众自救”的边界,例如通过保险、补贴等方式激励群众参与监测,形成“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预警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一环,是群众避险转移的‘发令枪’‘指挥棒’。只有当每个村民都成为防灾链条上的‘传感器’,‘零伤亡’才能从个案变成常态。”

当前仍处在汛期,但四川的答卷已经写下:防灾减灾不是与天斗,而是与时间赛跑。在这场赛跑中,“早一步”的预警、“快一步”的行动、“多一分”的警惕,正是守护生命的终极密码。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