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应急救援总队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早一步”守护“零伤亡”攀枝花市总工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进企业活动线路大修  改革创新能力提升宣传科普强化意识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2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04

攀枝花市总工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进企业活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 (记者骆寓言)近日,攀枝花市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生产宣讲活动引发企业工会干部热议。省总工会劳动保护部二级调研员陈冲以“安康杯”竞赛、“吹哨人”制度、工会劳动保护载体项目建设为切口,提出“政策赋能-职工参与-企业共治”的闭环机制,为破解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攀枝花方案。

活动伊始,陈冲以“安康杯”竞赛为核心,深入剖析了竞赛的目标内涵、参与路径及评价标准。他指出,“安康杯”竞赛不仅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通过竞赛,可以激发企业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共治共享的安全治理新格局。

“过去一提‘吹哨人’,企业担心‘家丑外扬’,职工害怕‘打击报复’。”攀枝花某钒钛企业工会主席坦言。针对这一痛点,陈冲现场拆解《四川省职工争做安全生产“吹哨人”奖励办法》核心条款,明确“工会系统内部流转、全程匿名保护、奖励直达个人账户”三大保障。他强调,“吹哨人”制度是鼓励一线职工主动发现、报告身边隐患的重要举措,对于构建企业安全防线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和职工应消除顾虑,积极参与“吹哨人”活动,共同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

在宣讲过程中,陈冲还系统介绍了当前工会劳动保护载体项目建设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他指出,通过打造安全健康工作室、安全文化长廊等阵地,可以为企业职工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安全教育平台,推动企业搭建更高效的安全防护体系。

活动现场,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安全生产宣传视频和隐患排查警示片。视频中真实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为在场的每一位职工敲响了安全警钟,进一步强化了职工“安全无小事”的底线思维。此外,市总工会还现场发放了《四川省职工争做安全生产“吹哨人”宣传手册》50余册,以及急救包、安全宣传水杯、口袋、哨子等安全宣传品各50余个, 旨在通过实际行动,将安全知识送到职工手中,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这不是给企业‘挑刺’,而是帮企业‘拔刺’。”市总工会副主席张平在总结中强调,各级工会要建立“吹哨人”回访制度,对举报属实案例进行“企业整改-工会验收-职工评议”全链条跟踪,推动企业将“隐患成本”转化为“安全红利”。

省总工会劳动保护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攀枝花此次创新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制度层面,通过“吹哨人”机制建立职工参与安全治理的合法通道;二是文化层面,借助竞赛将“我要安全”转化为“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群体意识;三是治理层面,以阵地建设为支点,撬动企业安全管理从“合规型”向“效能型”升级。

“当工会劳动保护不再是‘发传单、搞演练’的单一动作,而成为嵌入企业生产流程的治理体系,职工的安全感才能真正转化为城市的发展韧性。”张平透露,下一步,攀枝花将联合应急管理部门建立“工会+部门+企业”三方数据共享平台,力争2026年实现重点企业隐患动态清零。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