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易月)随着暑期来临,青少年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7月30日,笔者从成都崇州市教育局了解到,该市大力推进学生防溺水部门联动机制建设,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安全管理”新模式,通过压实部门防溺水职责、智能监测预警、大数据动态管理等手段,构建起立体化、智能化的防溺水安全防护体系,为学生暑期安全保驾护航。
构建联席会议机制,强化统筹部署。崇州市市河长办和市安委会教育安全专委会联合建立学生防溺水教育管理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分析学生防溺水安全形势,落实不同阶段重点工作。就防溺水设施维护、重点点位人员巡查、防溺水应急救护、防溺水宣传教育进行具体安排部署,督促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镇(街道)严负其责。
明确部门职责职能,强化协同发力。教育部门指导各学校积极通过防溺水主题班会、警示教育片展播、安全告知书签订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普及安全知识;针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一对一”家访。水务部门建立重点水域台账并向社会公示,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识牌;组建“水上巡防队”,实现24小时联网监控全覆盖。社工部门发动基层网格员力量,对防溺水重点点位实行“每日一巡”。乡镇街道进村入户开展防溺水知识宣讲,对儿童、少年等高危人群实施“网格化”安全提醒,营造全民参与的防溺水氛围。
创建大安全新模式,强化管理实效。崇州市教育、水务部门编拍短视频、微网剧,以媒体矩阵推送防溺水知识,引入VR技术,搭建沉浸式溺水体验场景,让学生“亲历”溺水危险,变“理论说教”为“实战体验”。搭建“防溺水智能管理平台”,自动向重点区域周边学校、家长推送预警信息,实现“风险早知道、隐患早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