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总工会把职工健康管理做成暖心日常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到嘉阳集团调研育儿补贴与工会托育:双轨模式破解“带娃难”遂宁市总工会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娘家人”带娃出游 解锁夏日温暖记忆攀枝花东区总工会开展劳模工匠健康体检工作泸州江阳区举办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大练兵活动南充仪陇县总工会组织开展亲子手工活动阿坝县总工会开展职工互助保障宣讲活动达州宣汉县举办新就业群体和基层工会干部培训班西南油气田天研院2025年暑期职工子女爱心托管班收官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27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07

育儿补贴与工会托育:双轨模式破解“带娃难”

甘孜吴远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7月底,两项重大政策相继落地。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每年3600元,直至年满3周岁。7月30日,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刘红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办托,并明确相关经费可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用人单位工会经费可适当补充。

两项政策看似独立,实则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命题: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必须破解职工“带娃难”的困境。工会作为职工权益的“代言人”,正成为政策落地的关键枢纽。

育儿补贴政策以“直接现金支持”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每孩每年3600元的国家基础标准,对工薪家庭而言,这笔资金可覆盖部分奶粉、尿布等刚性支出,减轻“不敢生”的经济焦虑。工会推动的托育服务则瞄准“无人带”的痛点。用人单位办托经费可从职工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列支,这一机制创新,为企事业单位办托扫除了资金障碍。

两项政策形成互补支撑,育儿补贴侧重减轻经济负担,工会托育解决照护服务短缺。这种“现金+服务”的双轨模式,正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生育支持路径。

面对经费可持续性和服务供给不均衡的隐忧,工会要发挥更积极的“桥梁作用”,一是扩大覆盖范围,推广“园区共享托育”模式,引导中小微企业联合办托,工会给予建设补助。探索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平台合作,将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纳入保障网。二是强化资金保障,推动财政补贴、企业投入、工会经费、家庭付费的多元分担机制,探索工会经费跨企业调剂使用,支援中小企业托育点建设。三是构建质量闭环,联合卫健部门建立托育机构准入标准与动态评估体系。将职工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确保“有托”向“托好”升级。更重要的是,工会需推动政策协同增效。例如将育儿补贴申领与工会会员服务挂钩,在“工会妈妈小屋”增设政策咨询点;利用数字平台推送属地化申领指南,解决职工“不知晓、不会办”难题。

从每年3600元的国家补贴,到工会经费支持的普惠托育,这些政策背后是对劳动者尊严的深切关照。孩子的笑容与父母的心安,共同构成了国家生育支持政策最温暖的底色。而工会的使命,正是让这抹暖色照亮每一个劳动者家庭,工会作为“娘家人”的价值才能得到最真实地体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