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商恳谈会现场
本报讯(记者邓霞文/图)8月8日,在四川省总工会指导下,“京东秒送”(四川)平台与网约配送员代表经过平等协商,在成都正式签订我省首份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2025年度“京东秒送”(四川)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在“京东秒送”(四川)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恳谈会上,8名网约配送员代表围绕算法合理性、劳动报酬核算、休息权益保障等议题积极建言。来自成都的网约配送员黄成提出:“有时候平台给我们派送桶装水、团餐这样超重的单子,工作量大但收入并不可观。希望平台对现有算法继续优化,让订单计价规则更加公平合理。”
对此,平台企业代表也积极回应。“京东秒送”成都履约负责人表示,目前,平台已着手进一步从公平性角度优化计价算法模型及规则,提高收入与劳动强度、难度的相关性,提高后两者在算法中的权重,实现平台计价规则和网约配送员每单收入透明化。最终,经过充分协商,双方代表达成共识并签订了《协议》。
据悉,《协议》聚焦网约配送员核心权益,在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协商协调机制等多方面推出一系列算法改进举措。
在劳动报酬方面,平台将为全职网约配送员依法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网约配送员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全职网约配送员在入职前3个月收入不低于5000元/月(不含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众包网约配送员的小时劳动报酬综合计算不低于四川省内各地级市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为减轻网约配送员的劳动压力,《协议》还明确,网约配送员每日配送时间不超过11小时,连续工作4小时系统自动提醒;根据网约配送员单量、订单高峰、恶劣天气、远距离订单、交通管制等场景,识别订单在各个环节的配送难度,动态延长网约配送员配送时效;整合主流地图数据,动态规划高效合规的配送路线;持续建设“清凉驿站”,开展“暖冬行动”,极端天气下暂停配送业务。
此外,《协议》还完善了协商协调机制,建立网约配送员与平台、服务商及相关方的协商制度,包括集体协商、协商协调会、协商恳谈会等多种形式,保障网约配送员民主权利与诉求渠道。
“这份协议的签订是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实践,通过明确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为网约配送员创造更好的劳动条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关注协议的落实情况,推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为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驾护航。
活动现场还开展了“送清凉”慰问活动,为网约配送员送去了防暑降温物资和工会“娘家人”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