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四川省康养旅游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现场 广元市朝天区总工会供图
正值暑假时节,巴蜀大地再度迎来八方游客。都江堰景区内,导游生动讲解着两千年前李冰父子的治水智慧;九寨华美胜地旅游度假区里,避暑的游人悠然享受着清凉与惬意;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旅客跟随羌绣传承人拿起针线,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四川旅游热度持续高涨,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越发多元的游客需求,对文旅行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激活“人才引擎”,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四川工会积极发挥优势作用,搭建起文旅人才的成长舞台,思想引领、先进选树、技能比武多位一体,为擦亮“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添砖加瓦。
树典型 劳模先进引方向
劳模先进是各行各业中的杰出代表,对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文旅领域,四川工会同样重视劳模工匠的培育选树,从一线从业者中树立起一个个身边榜样,以身作则、示范引领,照亮文化和旅游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道路。
今年5月表彰的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不乏阿坝大九寨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九寨沟旅游分公司导游部讲解员王蜀豫、石渠县居茂民俗文化发展社缝纫技师根秋加、广元市利州区月坝客栈个体经营者杨帆等文旅行业从业者。近日,四川省总工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共同启动第五届四川工匠培育工作,面向全省遴选四川工匠培育对象,同样注重对文旅非遗行业人选的推荐。
“通过劳模工匠选树,在文旅行业加深‘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风尚,弘扬‘三个精神’,也让万千文旅人在对标学习中找到可复制的成长路径,凝聚起向上向好的行业力量。”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而邀请行业劳模工匠等先进人物走进一线宣讲,为行业职工打造的一堂堂“大思政课”,则是激励广大从业者向劳模工匠靠近的生动实践。
7月29日,由四川省总工会主办的“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四川篇”走进资阳乐至陈毅故里。在这处承载红色记忆的旅游景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钟俊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先进工作者胡海,“两弹一星”红色文化宣讲人才工作室领衔人、绵阳市劳动模范李婷,结合自身奋斗历程,带领职工群众共同感悟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深厚内涵。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学习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技术运用、开发文创产品,为传扬红色文化、助推文旅行业提质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陈毅故里景区的一名管理员道出了文旅行业从业者的共同期望。
强技能 文旅融合拓市场
文旅融合是当今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将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旅游产品,既能让传统技艺在市场浪潮中焕发新生,也能为游客带来更具内涵与温度的体验。工会亦积极寻求两者的结合点,紧扣当地产业特色,让职工成长与文旅发展双向赋能。
在绵阳,当地工会以羌绣、茶艺、水墨漆、草编等代表性非遗技艺为抓手,着力构建“大师工作室+非遗工坊+家庭作坊”三级非遗传承网络,提振旅游吸引力与文化传播力。设立100万元非遗创业基金,支持243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业项目,激发广大职工智慧潜能。非遗与现代文化的创新融合竞相涌现,探索“非遗+二次元”等新业态、挖掘开发特色IP等,让非遗以更年轻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打造出的非遗工坊、非遗体验专区、研学基地等,则吸引游客实现从“走马观花”到“深度参与”的转变。
为搭建非遗技艺与文旅市场的桥梁,凉山州总工会则通过技能竞赛提升非遗技能水平,让非遗产品持续“升温”。2023年以来,全州各级工会举办多场彝绣、漆器、银饰等技能竞赛。竞赛激发了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金阳、越西等县的手工彝绣技能大赛融入现代设计理念,衍生出多款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审美的产品,让传统纹样焕发新彩。通过竞赛赋能与展会推介,本地绿陶、彝绣、银器等非遗产品成功打开市场,成为备受青睐的热销品。
聚合力 文旅服务提质效
当旅游行业向现代化、专业化转变,不仅需要做亮特色,更需要做优服务。聚焦文旅行业发展核心需求,四川工会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着力培育一支兼具精湛技艺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7月30日上午,在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2025年四川省康养旅游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拉开序幕。来自川、渝、杭三地和川陕甘毗邻地区的30多支队伍,在中式烹调、中式铺床、养老护理3个项目中同台竞技。
比赛设置与康养旅游业的重点环节相契合。对于个人而言,是一次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宝贵机会;从文旅行业角度来看,则是一次以赛聚才、以赛促产的大练兵。选手们和同行交流切磋、取长补短,提升专业素养,也在全省文旅行业掀起“比学赶超”热潮,带动更多从业人员以标准化的优质服务,向实现文旅服务品质提升的总体目标迈进。
像这样的劳动与技能竞赛,在全省多地全面开花。攀枝花市总工会将旅游酒店服务行业职工技能大赛纳入攀枝花市第八届“百岗万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项目。巴中市总工会整合技能培训资金,分类举办文旅产业劳动和技能大赛,提升导游、酒店、民宿等从业人员素养,培育“金牌导游”“金牌讲解员”“民宿管家达人”“旅游文创设计师”“乡村旅游带头人”。在乐山,“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乐在其中”文旅行业省级示范性劳动竞赛,正在四川省总工会的指导下有序推进。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文旅实践中,一批技艺精湛的文旅“能工巧匠”,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升级的“硬核力量”,共同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筑起坚实根基。
●记者手记:
行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文旅人才不仅是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地域文化的传播者,也是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的桥梁与纽带,当着眼于文旅。
在保障职工权益、增强归属感与幸福感的细节关怀之外,工会通过举办培训竞赛、交流活动等,为文旅从业者畅通成长成才通道、激发创新创效活力、搭建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不少文旅从业者在工会的支持下提升专业素养,从普通一线职工成长为行业骨干、劳模工匠,成为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军人物。与此同时,工会也组建起了一支覆盖全省的职工志愿者队伍作为坚实的储备力量,以优质的志愿服务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精准助力。
但我们同样应认识到,在助力四川文旅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工会服务的潜力仍有挖掘空间。比如,可针对景区运营、文创设计、智慧文旅等细分岗位,量身打造系统化培训课程;亦可积极搭建跨区域文旅人才合作平台,推动资源高效流动与共享……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赛道,工会亦能成为创新“孵化港”、人才“加油站”,以构建更加全面的工会服务网络,打造更加精准的人才培育体系,释放效能,汇聚四川文旅行稳致远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