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暑,这些知识须掌握中医支招健康过“三伏”想睡个好觉 这些助眠好物看过来擦亮双眼,看穿“神医”骗局总是担心自己有心理问题怎么办?鲜蔬山药芙蓉汤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29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09

高温持续“烤”验

关于中暑,这些知识须掌握

记者邓霞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连日来,成都的烈日持续“发威”,气温居高不下。各大医院急诊科近期接诊的中暑患者明显增多,其中不乏病情危重者。中暑绝非小事,它可能迅速进展为致命的热射病。近日,记者就中暑的相关知识,采访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

图据网络

中暑远比你想象的更危险

急诊科医生介绍,中暑,是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体温迅速升高,并伴随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损伤的急症。其中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当属热射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即使抢救成功,部分热射病患者也可能遗留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或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中暑是一个进行性加重的过程,早期识别非常重要。通常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头痛、眼花、耳鸣、乏力、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可能正常或略升高(<38℃)。这是身体发出的最早警报!此时立即脱离高温环境,采取措施,可迅速恢复,避免恶化。

轻症中暑则是在先兆中暑基础上加重,体温升至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 皮肤灼热或湿冷、大汗淋漓、脉搏增快(心慌)、血压可能下降、恶心呕吐更加明显。可能伴有轻微的意识障碍(如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及时有效处理,通常可在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是指人体发生电解质紊乱,引起肌肉疼痛或痉挛。热衰竭则会出现头晕、头痛、多汗、恶心、呕吐等症状,继而出现心律不齐、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而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具有很高的病死率。主要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

快速识别中暑风险和信号

与普通人相比,以下人群更容易发生中暑。

一是老年人,尤其是独居、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感知迟钝、可能舍不得开空调、已经有慢性病用药的影响。二是婴幼儿及儿童,该类人群可能因为体温调节系统不完善、活动量大出现中暑风险。三是孕产妇,由于孕产妇生理负担加重,体温调节能力发生变化。四是户外工作者,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中暑风险增加,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员和外卖骑手等。

出现以下情况说明身体报警了:自体感觉体温升高需要警惕,特别是额部、腋下、颈部;出现反应迟钝、答非所问、语无伦次、极度烦躁、昏迷、抽搐等意识状态改变;在高温环境下,本该出汗却不出汗;心跳非常快或非常慢;呼吸非常快或出现呼吸困难;伴随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

如何预防中暑?

医生建议:减少暴露,主动避暑。关注天气预报,高温预警期间,尤其午后(11时至15时)尽量减少外出。

避免高强度活动,必须户外作业或活动时,安排在早晚凉爽时段,缩短连续暴露时间,增加休息频率。在家中合理使用空调(26℃左右为宜)、风扇,早晚开窗通风。避免去通风不良、拥挤闷热场所。充分利用商场、图书馆、社区中心、地铁站内等公共纳凉点。如需出行,一定要做好防护,戴宽檐帽、太阳镜,使用遮阳伞,穿着宽松、轻薄、透气的浅色衣物。随身携带便携小风扇、湿毛巾。

做到科学补水,主动、规律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少量多次饮用。首选饮品为白开水、淡盐水、电解质饮料。避免饮用含酒精、大量糖分或咖啡因的饮品。饮食上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瓜果蔬菜,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中暑,特别是热射病,是生死攸关的急症。大家须提高警惕,学习识别风险与信号,掌握关键的预防措施和现场急救方法。保护好自己,关心身边的老人、孩子和户外工作者。一旦怀疑中暑,特别是出现高热和意识障碍,请毫不犹豫立即拨打120并全力降温。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