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通电话中美就24%关税继续暂停等达成共识千里飞鸿传递成长密码纠正违法行政强制行为 最高法发布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四川市场监管系统全力保障成都世运会工会“小杠杆”撬动文旅“大市场”守护群众健康 永远在路上“彭州白”产品已出口十多个国家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32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13

千里飞鸿传递成长密码

——一封手写信让青春与匠心双向奔赴

记者王旭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受访者供图

这个暑假,对德阳城市轨道职业学院大一学生邹畅来说,格外幸福灿烂。8月11日,来自千里之外的一个暖心回应,让正在哈尔滨家中的她开心地跳了起来,“白大师给我回信了!”

邹畅手里握着刚刚收到的信,小心翼翼地拆开,逐字逐句地读着,之前的专业难题与成长困惑,在信笺间找到了答案,完成了一场青春与匠心的双向奔赴。

发现榜样到心之所向

“我的专业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是我最喜欢、最感兴趣的课,没有之一。”邹畅在采访中提到的这份热爱,藏在她写给白芝勇信件的每个细节里。

这个在30多人班级里成绩稳居前列的女生,总带着东北人的爽朗。实操训练时,她和男生们一起扛仪器、测数据,全站仪操作精度常常让人佩服。

“在网上搜工程测量时,就看到了白芝勇大师的故事。”邹畅至今记得初见那些事迹时的震撼,一名技校毕业的普通工人,凭着扎根一线的坚守、精益求精的钻研,终成行业专家。

“他说从我的信里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其实我从他的故事里,也看到了专业的另一种可能。”邹畅说。

学校发起给劳模工匠写信的活动时,邹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学习中遇到的难关、对未来的迷茫写进信里。她没指望收到回复,毕竟对方不仅是行业泰斗,还是全国劳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当得知白大师不仅回信,还特意用手写时,这个平时“倔得像头牛”的姑娘难掩激动:“手写信多珍贵啊,能珍藏一辈子。”

上学期期末测量考试,邹畅急着在20分钟内完成操作,结果算错了高差闭合差,急得直冒汗。那时她还不懂,为什么白芝勇在兰新铁路戈壁滩上,为了一组坐标能带着团队往返复测30多遍。直到后来用全站仪测水平角,0.5度的偏差让整个导线网坐标偏移,她才读懂信里写的“1毫米误差像座山”---原来老师说的“每一次读数都是安全承诺”,不是一句空话。

跨越千里的问答

邹畅说,给白大师写的信里,她问了个“自己都觉得幼稚”的问题:刚学的水准测量、角度测量,怎么跟以后城轨工程的GNSS、三维扫描结合?她没说的是,这个疑问藏在她每次实训的细节里---用钢尺量距时,发现课本公式和实际温差下的尺长改正对不上。

白芝勇的回信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邹畅的思路。大师没讲大道理,只说“基础技能是新技术的根”。他举了杭州地铁的例子:用GNSS测完隧道控制点后,必须用全站仪边角测量再验证,不然就会漏掉因信号遮挡导致的7.2秒偏差。这话让邹畅想起自己实训时的小失误,突然明白:“就像我测水平角时的偏差,再先进的设备也得靠基础原理兜底。”

更令邹畅触动的是大师说的“应急兜底”。白芝勇在信中提到,城市轨道地下区间里GNSS信号会失效,这时候“导线测量”基本功就是“救命稻草”。想想自己练导线测量时总嫌麻烦,现在才懂“那些反复练习的枯燥,都是今后完美完成工作任务的底气”。

信笺外的成长

白芝勇的回信里,“终身学习,搭建能力进阶阶梯”这句话深深烙刻在邹畅心里。这位从水准仪和操作手册起步的工匠大咖,用亲身经历告诉她,“把课本公式吃透,多观察工程案例,复杂仪器都是从简单学起的。”

这让暑假忙着预习下学期课程的邹畅豁然开朗,不再纠结一时遇到的困难,而是更加享受户外作业的阳光---就像她喜欢记录生活的习惯,专业学习中的每一次测量、每一组数据,都是青春的注脚。

“大师说他也犯过错,这让我觉得,只要坚持下去,我也能在这个领域发光发热。”邹畅信心满满。

这场承载初心、饱含期许的对话,早已超越了普通的通信。它是工匠精神对青春的嘱托,是行业前辈对后辈的期许,更是一个年轻学子与一份专业热爱的双向奔赴。不久的将来,当邹畅踏上实习岗位时,或许会想起这个夏天---一封手写信的温度,与水准仪测量出的数据,同样滚烫。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