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灯光
据四川新闻网消息(张燕冰文/图)暮色四合,城市的轮廓在夜色中晕染开来,跃动的灯光照亮了街巷里升腾的烟火气。8月12日,泸州“钟鼓楼·江阳里”的灯饰画正式亮起,灯光秀于每晚8时至10时持续上演。
一幅由10万多颗灯珠串联而成的《锦绣泸州》山水画,在楼栋立面上徐徐展开。报恩塔、钟鼓楼、麒麟温酒器、方山雪景、长沱两江、泸县龙文化、泸州卫星上天、市花桂花、酒麒麟卡通耍龙灯等标志性元素一一呈现,以灯光艺术生动展现了泸州的历史文化与现代风貌。
“很漂亮,原来泸州有这么多极具代表性的标志。”放暑假回到泸州的大学生杨柳和朋友被亮眼的灯饰画吸引,正举着手机录制小视频。杨柳说,钟鼓楼藏着无数泸州人的生活点滴,小时候她总来这里玩耍,串串香、豆腐鱼、灌汤包都是儿时的回忆,十分期待“钟鼓楼·江阳里”正式亮相后带来的新变化。
“我从小在钟鼓楼周边长大,泸州的城市更新让我眼前一亮,特别惊喜。”加拿大籍华人王蔚2003年前往加拿大,去年回到泸州后,发现老城区变化巨大,小时候熟悉的地方已全然不同。她感叹道:“泸州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了,新增的灯光工程也能让本地人和外地人更好地了解泸州文化。”
作为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钟鼓楼·江阳里”项目积极探索老城焕新路径,通过保留建筑外观、创新内部功能,将城市历史建筑与新消费场景有机融合。
规划、创新、建设、更迭……这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见证了城市发展与变迁的钟鼓楼,将成为怎样的聚集地?
环顾四周,钟鼓楼周边的中国银行、百货商店宿舍楼等楼栋,外观立面均已完成改造,与钟鼓楼周边环境更为协调。同时,项目充分考虑年轻人和学生对泸州历史文化的了解需求,融合了泸州的历史文化、酒文化、爱情文化等,打造了一个集休闲打卡、拍照娱乐、游玩购物于一体的好去处。
据项目负责人李丽涛介绍,项目用59幅花岗石按时间线雕刻从新石器时代到1949年的泸州历史文化大事件;针对年轻人的婚恋观,79幅花岗石雕刻历史名人歌颂爱情的诗词;为更好地弘扬泸州酒文化、彰显深厚人文历史底蕴,59幅花岗石分别雕刻历史名人歌颂酒的诗词;59幅花岗石雕刻历史文化名人歌颂泸州历史和文化的诗词。
项目着力打造“好吃、好耍”的特色标签。商业布局上,“钟鼓楼·江阳里”采用“垂直分层”的差异化策略,二楼打造轻社交空间,引入精品咖啡、主题酒馆等业态;一楼汇聚潮玩零售与二次元文化;负一层则打造区域内首个集国潮餐饮与潮玩运动于一体的青年文化地标。
“目前,‘钟鼓楼·江阳里’的地面工程已完工,后续将完善灯光工程,包括历史文化灯饰墙、钟鼓楼灯光打造、结合新旧居民楼房改造的灯光铺垫,以及融入四川口头语文化墙的灯光效果。”李丽涛表示,项目计划于9月25日全面开放,届时将成为集历史文化、旅游、商业及潮玩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