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见历史 美美与共吉他声里有烟火 也有人生“中国彩绘熊猫艺术国际巡展”点亮吉隆坡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40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8-22

吉他声里有烟火 也有人生

邹世进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90”后青年胡世天在店里弹唱

胡世天和母亲一起工作

胡世天在比赛中

日前,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市森林广场的舞台灯光璀璨,2025“放歌青白江”青年歌手大赛决赛现场掌声雷动。当主持人宣布4号选手胡世天以原创歌曲《从头再来》的精彩演唱荣获一等奖时,这个皮肤黝黑、眼角带笑的“90后”青年攥紧了话筒。台下观众席中,他的母亲抹着眼泪鼓掌,烧烤摊的炭火味仿佛随着他的歌声飘上了舞台---这首关于坚持与重生的歌曲,正是他半生故事的缩影。

琴弦上的梦想萌芽

胡世天的音乐梦,始于初中时琴行里那把标价300元的吉他。

1994年出生于青白江区大同镇农村的胡世天,那时家境拮据。2008年的一天,父亲带他在街上转,走进一家琴行时,他盯着墙上那把木吉他看了很久,不敢开口向父亲要,只说了声:“那把吉他好好看啊!”父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当晚便和胡世天的幺爸说:“天娃儿喜欢吉他,看得出他想学吉他,可你嫂子哪舍得花300元钱给他买啊。兄弟,你看能不能想办法给他买下。”“他有这个兴趣,我们就应该支持,我来想办法。”胡世天的幺爸说道。几天后,当胡世天下晚自习回家,发现床上静静躺着的正是那把梦寐以求的吉他。

“我摸着琴弦的手都在发抖。”回忆起那一刻,胡世天的眼里仍闪着光。

这把吉他成了他音乐之路的起点。胡世天跟着琴行老板学琴,手指磨出了水泡,却乐此不疲。

可是,每月300元的学费,对他的父母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开支。父母只给他交了一次学费后,就不再让他去学了。已经入门的胡世天哪能放弃不学呢?他每天放学后,依然跑到琴行里来,帮忙干些杂活,老板在给其他学员讲课时,他就在旁边听。秋天,家里刚收完谷子,看到一袋袋堆到屋顶的谷子,胡世天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我背一袋谷子给老师,就算抵一个月的学费吧”。当他背着父母,拿着一袋谷子来到琴行时,那位28岁的老板被深深感动。“小天,这袋谷子我就收下了,你有空就来琴行学习吧,不要再考虑学费的事了。”

从此,琴行便成了胡世天的第二个家,他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吉他弹唱和作曲方面的知识。

然而,高中时,因家庭经济压力,他不得不辍学,早早踏入社会。

漂泊岁月里的音乐坚守

离开校园后,胡世天摆过地摊、发过广告、跑过销售,尝遍了打工的艰辛。但无论多累,他始终没有放下那把吉他。

2014年,网络直播刚刚兴起,19岁的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酷狗音乐开了一个直播间。没有专业设备,只有一把吉他和一部手机,他就这样对着屏幕唱歌。起初只有零星几个观众,但他坚持每晚直播,慢慢地,粉丝从几十涨到几百,再到上万。

“直播间里有人夸我歌声有劲儿,那会儿就觉得,音乐这事儿,我能坚持。”

2018年,胡世天用直播攒下的积蓄,在青白江区大弯街道开了一家“串串香”店。白天,他是忙碌的餐馆老板,炒料、招呼客人、算账;深夜收摊后,他才会拿起吉他,在空荡的店里弹唱一会儿。

“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几千元,但餐饮这行太熬人了。”他摊开双手,掌心是常年颠勺磨出的茧子,指尖却因弹琴而微微泛白。

2020年疫情期间,餐馆生意受到影响,但也让他和父母有了难得的团聚时光。有一天夜里,天空下着小雨,他和父亲小酌几杯后,他独自蜷缩在不足5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发呆。窗外的雨声淅沥,酒意与思念交织,他拿起吉他,手指在琴弦上流淌出第一个音符。“发小的友谊、 妈妈的希望、对未来的向往……全揉进歌里了。”他回忆道,两个小时写完的歌,却缝补了他半生的经历。他把这首歌取名为《从头再来》。后来,父亲因病离世,这首歌成了他对父亲的思念与对生活的坚定。

舞台上的高光时刻

在“放歌青白江”青年歌手大赛现场,胡世天挎着吉他,穿着平时常穿的体恤和短裤登台。他不像是来比赛的,而像是在街头面对路人一展歌喉。当《从头再来》的前奏响起,他的声音微微发颤,但眼神坚定。当唱到“跌倒站起来是一种成长,受过的伤一定念念不忘”时,他的情感得到了宣泄,高亢而富有特色的歌声引起评委和观众的强烈共鸣。台下掌声雷动,母亲在观众席里抹着眼泪。

最终,他拿下一等奖,这个在油烟与琴弦间穿梭的青年,终于让自己的音乐被更多人听见。

“我唱的时候,一直望着天空,总觉得我爸在听。”胡世天说完,悄悄地拭了下眼角的泪花。

未来的路:烟火与音乐同行

如今,胡世天和母亲的小餐馆生意稳定,但他对音乐的追求从未停止。他目前正在创作一首歌叫《晨香“城厢”》,是专为城厢古城写的歌。“清晨的花香,是谁来到了我身旁,仿佛又穿越到和你相遇的地方。槐树的老墙,藏着我们的梦想,你微笑的转身,走进了我心房……”优美而生活化的歌词,以当代年轻人的视角,讲述城厢故事。

“下一步,我想开个音乐工作室,教家乡的年轻人弹吉他,帮他们录歌。”他笑着说,“就像当年幺爸支持我一样,我也想去支持那些有梦想的人。”

未来的路,胡世天有明确的方向,在脚踏实地经营好自己餐馆的同时,把追求音乐的梦想坚守下去。“多创作一些歌颂家乡的歌曲出来,让大家感受到我们青年人的朝气和正能量。”

暮色降临,餐馆的灶台再次燃起火光。锅铲与铁锅的碰撞声中,隐约能听见他轻声哼唱的旋律。或许,这就是他最真实的生活---一半烟火,一半音乐,而梦想,始终在路上。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