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建和他的伙伴演唱原创歌曲 记者邓孝禹摄
“字典里成功写有千万种,总想用手去触摸……”9月1日上午,成都崇州市明湖中学校学术报告厅内掌声雷动,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唐建和他的伙伴带来的一首原创歌曲---《快递英雄》,拉开了“开学第一课”的序幕。
没有黑板上的公式,没有课本里的定理,只有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和一封跨越夏日时光的温暖回信,却赢得了现场师生的由衷敬意。
暖光初现,特殊的课堂拉开序幕
上午10时,200余名师生已在学术报告厅内静静等待,阳光透过窗棂,轻抚着这里的每一张青春面庞。暖黄色的灯光轻柔地洒在“见字如晤·致匠心---我给劳模工匠写封信·开学第一课”的屏幕上,每一个字都似乎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精彩。
这一刻,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他们或许还不知道,这堂课将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关于坚持、关于梦想、关于温暖”的种子。当唐建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整个会场静得似乎只能听见心跳声。红黑相间的工装、胸前熠熠生辉的劳模绶带,这位朴实的劳动者身上散发着一种特殊的气质。
唐建的歌声不算完美,甚至带着几分质朴的粗糙,但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生活的温度。台下的孩子们或许从未想过,一位快递员也能站在舞台上,用歌声传递自己的人生感悟。
音乐渐落,更动人的一幕上演了。唐建小心翼翼地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封信,那动作轻得仿佛怕惊扰了信纸上承载的所有美好。
“胡诗佳同学,你在现场吗?”唐建的声音温和而真挚。坐在第二排的胡诗佳轻轻地直了直身子,原本放松的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校服的衣角。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腼腆的孩子身上。她的眼中有紧张,有期待,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
一纸书信,两颗心灵的对话
“胡诗佳同学在暑假里给我写了一封信,说‘工匠精神就是把简单的事做好千遍万遍’,这句话我记了很久。”唐建说,那份来自青春时代的纯真思考,如清泉般滋润着他的心田。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手写书信已经成为一种奢侈,而这份跨越年龄、职业的真挚交流,更显得珍贵无比。
当唐建郑重地将回信递交到胡诗佳手中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不仅仅是对这份美好交流的赞美,更是对这种纯真情感的致敬。胡诗佳接过信封的双手微微颤抖,那份激动和感动写在脸上,也写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里。
“泥土里埋着种子,汗水中藏着希望。愿你在劳动中成长,在坚持中出彩……”唐建在回信中的话语,如春风化雨般温暖着每一颗年轻的心。这不仅是对胡诗佳一人的祝愿,更是对在座所有学子的殷切期望。
娓娓道来,生命故事里的光芒
接下来,这间普通的报告厅仿佛变成了一个故事屋。唐建用他略带方言口音的普通话,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坚持、关于梦想、关于温暖”的人生片段。孩子们听得入神,有的轻轻地点头,有的眼中闪烁着泪光。这些十四五岁的少年,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生活的艰辛,但他们能够感受到那份来自生命深处的力量。
“唐建叔叔,您在遇到困难时有没有想过放弃?”在互动环节,九年级九班的卓浩宇同学首先站起来向唐建提问,声音里带着少年特有的真诚。唐建沉思片刻说道:“其实我也想过放弃,但我明白,只有坚持才能改变自己。”他的回答简单而有力,如醍醐灌顶般让孩子们若有所思。
“您为什么要组建乐队呢?”九年级九班张鸣洋同学的提问十分有趣。“因为音乐能给人带来力量。”唐建笑着回答,“就像今天一样,当我唱歌的时候,我能看到你们眼中的光芒。”话音刚落,会场里再次响起了理解和共鸣的掌声。
种子已播下,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这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没有固定的座位安排,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表达想法;这堂课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真诚地回应;这堂课没有考试压力,但每一个参与者都收获满满。
“这堂课教会了我很多道理,唐建叔叔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还能这样努力地面对生活,我很佩服。”九年级五班学生陈浩南深有感触地说,未来将向唐建叔叔学习,帮助身边更多人。
“听到唐老师讲小时候在背兜里生活的场景,我忍不住流泪了。”崇州市明湖中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校长王彬听完整堂课后由衷地说,“这堂课很有意义,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劳模,真正感受到劳动对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国家腾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堂课没有下课铃声,相信它留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记将伴随他们很久很久。
走出报告厅时,唐建回头望了一眼,只见200余名师生还坐在原位,有人深切地望着他,有人还在讨论刚才的故事。温暖的阳光透过报告厅大门洒进,落在孩子们的笑脸上,也落在“劳动最光荣”的标语上---这堂关于匠心与坚持的“开学第一课”,或许已在少年们心中埋下种子,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