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来了!插播一条安全提示!今年暑运,四川这个开放式服务区成了顶流服务业不该是“情绪垃圾桶”没有智能手机如何看乘车信息?12306回应@宝爸宝妈:如何申领育儿补贴 操作流程一文说清四川工人日报社印刷厂北人40印刷机大修比选公告丹棱老峨山邀您共赴山野之约暑期实践活动助力非遗传承泸州抗战英烈事迹展进校园看红色电影 铸魂守初心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250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9-03

服务业不该是“情绪垃圾桶”

广元乔大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近日,有顾客在网络上发布视频:在上海一家星巴克门店内,一名女子持续辱骂店员长达十余分钟,店员始终默默忍受。事件起因是店员因忙碌少送一杯饮品,已第一时间补送并免单致歉,但仍遭到该顾客长达十分钟的辱骂,最终店员委屈落泪。这则登上热搜的新闻,让“服务业从业者是否该做‘受气包’”的话题再次刺痛公众神经。

一杯饮品的疏忽,本可在相互体谅中化解;十分钟的辱骂,却暴露出文明修养的缺失。服务业的核心是“服务”,但绝不是“无底线容忍”。店员因工作失误主动致歉并补偿,已尽到应尽的责任与诚意;顾客却将小事放大,用“态度不好就别上班”“不知道几斤几两”等恶语宣泄情绪,本质上是将服务人员当作自己的 “情绪垃圾桶”。这种行为,既突破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底线,也违背了消费场景中“平等相待”的基本准则---花钱买服务,买的是商品与便捷,而不是肆意辱骂他人的“特权”。

更值得深思的是,事件中店员“默默忍受”的姿态,折射出部分服务业从业者面临的现实困境。出于“害怕投诉”“担心影响门店生意”等顾虑,许多服务人员在面对顾客的过度指责甚至言语暴力时,往往选择妥协退让。但这种“忍”,非但换不来理解,反而可能纵容更多不文明行为。正如视频拍摄者所言“美好心情被破坏”,公众对辱骂行为的普遍反感,恰恰说明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中,尊重从来都是双向的。

服务业不是“受气包”的聚集地,从业者的尊严需要被看见、被守护。一方面,企业不能仅将“顾客是上帝”挂在嘴边,更要成为员工的坚实“后盾”---面对无理辱骂,应当明确制止,而不是让员工独自承受;另一方面,监管与舆论也需传递清晰信号:消费者权益应当保障,但“消费者至上”不等于“消费者绝对免责”。对辱骂、骚扰服务人员的行为,不能仅停留在道德谴责,必要时更应依法依规处理,让“尊重从业者”成为社会共识。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